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实话

“人大硕士涉嫖猝死”本应只问是非

当一个普通人的意外之死激起网络热议,这种关切与讨论,既是对有关部门应对舆情能力的考验,更是开展互动、树立司法公信的契机。

  长安剑 

  5月11日凌晨,针对“人大硕士雷某涉嫖猝死”案,北京昌平警方发出了第二份通报。通报包含三个重点:雷某嫖娼事实清楚,警方已掌握证据;雷某被警方抓捕时,出现了激烈的反抗,为应对,警方采取了强制手段;足疗店中一同被抓的还有另5人。

  尽管多么不愿相信,但雷某嫖娼的事实应该无误。之前,“人大硕士”“环境专家”等,这些舆论场贴給雷某的身份标签,似乎都指向了某种不可能。但警方的第二次通报将这些“标签”一一打碎。反转剧情的初步出现似乎提示了,刻板印象往往靠不住。在很多热点事件中,此结论都出现过。这次雷某之死,并未免俗。

  不可否认,雷某之死是个悲剧。一个人即使私德有亏,也罪不致死。接下来,大家关注的必然是警方执法与雷某猝死之间的关系,换句话说,是否是警方的“暴力执法”导致了雷某的意外死亡?

  笔者注意到,通报中有两个细节耐人寻味:一是,“雷某试图逃跑,在激烈反抗中咬伤民警,并将民警所持视频拍摄设备打落摔坏”;二是,警方在征得家属同意后,“将委托第三方在检察机关监督下进行尸检”。

  这意味着,能解答这些疑问的证据,要么已被死者销毁,要么仍需等待医学答案。虽然警方的第二次通报也没解答所有疑问,但真相倒是渐渐清晰起来。

  有了这些信息后,一个更大的可能性浮出水面:雷某,作为众人眼中的体面男人,在特殊的时间节点,嫖娼被抓,有前程尽毁之感。为掩盖这个令他难堪的事实,以至于不计后果、拼命抗拒。最终,心理和身体的双重压力,给了他最坏的结局。当然,在尸检结果公开前,真相只能说还在路上。

  细细想来,如果事实真如笔者所推测的那样,在这场舆论讨论中,雷某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成了刻板印象的“受害者”。他被贴上了诸多“标签”,参与了这场舆论缠斗。因为是“人大硕士”,所以被贴上“好丈夫、好爸爸、不嫖娼”的标签,必须被相信这一点的人维护。而所谓的警方“阴谋论”,必须被深挖,必须让雷某清白。而深挖的指向,却很可能是一段死者拼命想隐藏的东西。

  目前,至少目前,“标签”碎了。事件的发展再次提示,你我,不该受“屁股决定是非”的丛林逻辑支配。只问是非,不急着站队,应该成为某种共识。

  事件还会反转吗?有可能。警方执法有无问题,有待更多证据的披露。但笔者相信,只要依法办事——不退缩、不偏袒、不迎合,反转多少次都没关系。相反的,当一个普通人的意外之死激起网络热议,这种关切与讨论,既是对有关部门应对舆情能力的考验,更是开展互动、树立司法公信的契机。从这个意义来看,应该感谢质疑,感谢愤怒,感谢批评和指责,这些必将会成为执法机关前进的动力。


浙江法制报 实话 00002 “人大硕士涉嫖猝死”本应只问是非 2016-05-12 2 2016年05月12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