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解决执行难”迎来关键期
我省法院斗“老赖”要打“擂台赛”
天台深夜逮“老赖” |
本报记者 高敏 通讯员 余建华
我省法院决战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的关键时期已经到来,昨天,省高院在宁波召开全省法院执行工作现场会,研究解决执行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确保浙江率先实现基本解决执行难目标。会上,宁波中院、杭州中院及海曙、平阳、莲都、黄岩等6个法院就各自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的特色工作作了经验交流。
省高院院长陈国猛在会上表示,为营造争先创优、攻坚决战的浓厚氛围,切实提升执行实效,浙江高院党组决定在全省法院开展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竞赛活动,“擂台赛”以社科院发布的第三方评估指标体系和最高法院的相关要求为指引,让自荐或中院推荐出来的法院“打擂台”“晒成绩”,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重拳出击惩治“老赖”
昨天,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6年,全省法院新收执行案件49万件,同比上升23.5%;实际执结19.6万件,实际执结率为45.2%,同比上升5%;执结标的722亿元,同比上升26.2%。全省法院全面增强执行力度,形成重拳出击惩治“老赖”的凌厉声势。
杭州中院介绍,2016年以来,杭州法院共组织了6次集中专项行动,尤其是路面查控车辆、限制高消费、宣布护照作废等新举措收到了显著效果。
杭州某网络公司的老板周某因经营不善,欠下不少外债。其中,他欠陈某的500万元民间借贷纠纷,在杭州滨江法院已经进入执行阶段。去年底,申请人陈某得知,周某的儿子在杭州一家民办学校读书,每年学费高达两三万元,赶紧把线索提供给执行法官。
随后,滨江法院一纸“限高令”寄到了周某家中,并同步送达周某孩子所在学校。前段时间,周某的孩子开学了,可学校通知家长说,接法院通知,他的孩子这学期无法缴费注册了,原因是家长已经被列入法院执行“黑名单”。
很快,周某就和陈某、履约保证人一起赶到法院,递交了还款计划,陈某也同意周某要求撤销禁令的申请。为表诚意,周某当天还将法院查封的一辆奔驰车开来,主动交给了法官,并拿出一块自己珍藏的奢侈品牌手表作为抵押,恳求法院解除“限高令”。
据悉,去年6月,杭州中院与市教育局以会议纪要的形式达成共识,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子女就读高消费民办学校,并开展限制被执行人子女就读高消费民办学校集中专项活动,严把入学环节,“一经发现,将暂停该生办理入学手续;已经就读的,将在下一学期转入普通公办学校”。根据规定,民办学校不协助人民法院执行的,法院将依法对学校及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责任人予以罚款等处罚。
执行规范化提升群众满意度
被法院认定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失信被执行人,将得以退出“黑名单”,昨天,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修改〈关于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的若干规定〉的决定》(以下简称《修改决定》),增加了案件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后删除失信名单的规定。
事实上,针对“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的被执行人有序退出机制,浙江法院也早有尝试。
“台州市黄岩区人民法院:我是一名被执行人,我将积极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现面对神圣的法律和自己的良心,我宣誓在法定义务履行完毕之前,不违反如下保证内容。如有违反,自愿接受最严厉的法律制裁……”去年6月,被执行人张某在执行法官和受邀的人大代表、申请人的现场监督和见证下郑重宣誓,当场签署执行义务保证书。
黄岩法院启动“无财产可供执行”退出强制执行程序机制,通过“执行义务宣誓”这一保证行为,既使张某在未履行完毕债务之前受到法律与道德上的双重制约,也使张某的基本生活保障等人身权益受到应有的保护。黄岩还相应出台了多项配套机制,如退出程序解答、无财产申请解答以及一系列的法律文书。
为落实执行规范化建设方面,全省法院通过执行会诊、易人执行、交叉执行、指定执行、提级执行、执行监督、执行约谈等措施,有效防范纠正了选择执行、消极执行等不规范执行问题。省高院制定《关于规范终结本次执行程序适用的意见》,严格规范终本结案方式,有效遏制终本的随意性,切实提升了当事人满意度和认同度。
信息化促进执行模式大变革
借助执行分段式改革,宁波海曙法院2014年6月建成集“执行接待、释明告知、立案查询、流程公开、投诉信访”于一体的执行办事大厅,打通执行工作的“最后一米”。
因为特殊的工作性质,执行法官经常需要外出调查办案。很多当事人对执行不满意,是因为执行法官不接电话。虽然执行法官在外执行,但还是给人刻意回避的怀疑。如今,海曙法院执行办事中心设有3个敞开式办公窗口:窗口一专司执行接待、登记;窗口二用于执行询问,第一时间固定申请人已知的被执行人信息及财产线索;窗口三用于执行法官轮值接待当事人和信访人,架好法官与群众之间的“连心桥”。截至目前,宁波全市有6家法院已建成执行办事大厅并投入使用。
全省法院大力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促进执行工作模式实现重大变革——运用大数据分析,探索建立涉案当事人的信用画像,在诉讼立案环节开始就自动进行执行风险评估提示;以跨域立案平台打通执行立案最后一公里,方便了群众、降低了申请执行成本。江干、萧山、越城、鹿城、吴兴等法院还积极探索推进网拍辅助机制建设,不断完善公开透明的网络司法拍卖机制,大大提升了财产处置效率。据悉,全省法院网拍成交率93.4%,平均溢价率51.7%,为当事人节省佣金12亿元。省高院以10.34亿元成功网拍一公司资产,刷新了全国司法网拍的成交记录。
相关链接:
“浙江执行”微信公众号上线啦
你见过执行干警如何与“老赖”斗智斗勇吗?你知道执行工作的酸甜苦辣吗?你了解“执行难”与“执行不能”的区别吗?赶紧关注“浙江执行”!从今天起,“浙江执行”微信公众号正式上线啦!
“浙江执行”致力于打造成浙江法院执行工作的交流窗口,下设权威发布、典型案例、执行公开3个固定栏目,汇集执行信息查询、执行理念探讨、执行案例分析等相关信息。这里有最新的工作部署、最精彩的执行现场……“基本解决执行难”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期待您扫码关注“浙江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