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平 安

审判庭上怎么站着一个手语老师?

玉环法院:聋哑被告人的诉权也要保障

  通讯员 应雨轩 本报记者 周国新

  本报讯 “王某,你听清楚了吗?”法官刚说完,站在被告人王某面前的手语老师就开始耐心细致地翻译。近日,一场特殊的审判在玉环法院第七法院开庭审理。

  今年28岁的王某,来自湖北,在玉环打工。2016年10月8日上午,王某到沙门镇沙门菜场一猪肉摊上购买猪肉,趁摊主找零钱之际,王某心生贪念,扒窃钱箱里的现金1650元,却被群众当场抓住,而后1650元现金也被返还给了猪肉摊摊主。2016年10月21日,王某因涉嫌犯盗窃罪被刑事拘留。

  法院了解到,被告人王某是一名聋哑人,语言交流上多有不便。为保障当事人行使诉权、确保案件公正审理,法院特地邀请了残联的手语老师出庭,为被告人翻译。

  庭审中,手语老师耐心地对被告人王某的手势和口型进行分辨,通过手语向王某进行翻译。一个多小时的庭审里,法庭有条不紊地进行了法庭调查、举证质证和法庭辩论。整个过程克服了语言交流的障碍,也彰显了法院的人文关怀。

  最终,法院以盗窃罪判处王某有期徒刑6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1000元。

  法官说,请来手语翻译老师,这样既加强了对当事人的权利保护,增强了司法公信力和亲和度,也让被告人在接受审判中感受到法治的温度。

  近年来,玉环法院不断完善便民利民举措,针对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开通了维权绿色通道,实行“快立、快审、快执”,通过实行诉讼费缓、减、免和加大司法救助等多项举措,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


浙江法制报 平 安 00004 审判庭上怎么站着一个手语老师? 2017-03-08 2 2017年03月08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