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李的烦恼让她几易其稿
吕华荣:不能让农民工的后代输在“起跑线”上
本报特派记者 王索妮
本报讯 昨天上午,离代表团全体会议开始还有将近半个小时,全国人大代表、浙江乔顿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西服整烫工吕华荣就已经安静地坐在位置上等待了。
在老家四川当了18年的农民,到温州做了19年的“熨衣女”,最终又成为温州历史上第一位新居民全国人大代表,身份在变,但吕华荣身上的那种一丝不苟的气质却一直保留了下来:熨压西服的时候,每一条细细的皱褶都不放过;做人大代表的时候,每一句农民工兄弟的嘱托也都记在心里。
在工友们的心里,吕华荣一直是位热心的大姐,谁遇到困难都喜欢跟她反映。这次《关于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建议》,正来自于身边工友小李的烦恼。
“吕大姐,孩子上学的事儿,让我心里堵得慌。”小李告诉吕华荣,之前看到了政府发布农民工随迁子女入学的文件,以为孩子读书无忧了,结果办理的时候,各部门互相衔接并不顺畅,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问题还是存在。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教育问题是头等大事,身为人母的吕华荣感同身受。针对小李反映的问题,她立即进行调研。调研中吕华荣发现,公办学校名额有限,在满足本地生源的需求后才轮到外来生源,并不能完全满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而许多地方尽管开办了农民工子弟学校,但这些学校存在着硬件设施较差、师资力量不足、管理水平跟不上等诸多问题。
对此,吕华荣建议,政府部门应在每年7—8月对全国适龄儿童进行摸底调查,确认学生数量,而不是只计算常住入学儿童,“应该把务工一年以上的外来人员的子女统计进去,根据调查后的学生数量增加班级”。同时,对以接收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工子女为主的社会力量所办学校,给予扶持和管理,在政策上给予倾斜,比如从一些好学校抽取优秀的老师和管理人员指导教学,帮助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
由于对电脑操作不熟悉,吕华荣手写起草了这份《关于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难的建议》。经过四次“手工”修改完善后,她将建议定稿委托他人打字、打印,用于提交大会。“过程是麻烦了点,但这是我的职责所在。”吕华荣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