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筑安全防线 共创平安舟山
守护港区 |
天网工程 |
“海上的士”由乱变治 |
涉氨企业安全隐患专项整治 |
本报记者 郑嘉男 通讯员 刘双治
平安市、综合治理优秀市、全国综治工作优秀市……荣誉背后,是舟山市委市政府、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和辛勤付出。一次次大清查大整治、一项项集中统一行动,共同筑起了一道道安全防线,全面提升了群众的平安获得感,使舟山走出了一条以平安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的“平安路”。
平安海区
“请报告一下你现在的位置和目前的海面风力情况,然后拍一张照片传过来。”在舟山普陀区海上综合指挥中心,工作人员陈岷正通过微信语音,和80海里以外的渔船进行通话。没多久,对方就回应了陈岷,并传回了海域图片一张。照片挺清晰,陈岷很高兴,“网络信号还挺好的。要是以前,这个距离早就没有信号了,现在信号能覆盖各个海区”。
实时互动的渔船监控系统,正是普陀创建“平安海区”的一大举措:利用近海4G网络、远海卫星网络,在渔船中安装移动监控探头,实现渔船作业、海域海况等图像视频的即时传输。同时,普陀建立了海上监控系统,目前已累计接入监控探头300余只,基本实现了全区主要港口、码头、沿港道路监控的全覆盖、无缝隙。
海上安全事关广大渔船民的生命财产安危,也是平安舟山建设的重点和难点。舟山市从2007年起开展“平安海区”创建活动,进一步创新思路、强化措施,把“枫桥经验”推广到海上渔场,把平安建设工作延伸到海区船上,把人防、物防、技防手段运用到海区安全管理领域,坚持标本兼治、海陆并举,有力维护了海上生产安全和治安秩序,有效遏制了海上安全生产事故和纠纷案件多发势头。
依靠渔民群众,自我化解矛盾。海上矛盾纠纷化解同样也是“平安海区”的一项重点工作。为把矛盾化解在一线、化解在萌芽状态,各渔区以船队为单位聘请若干“调解船”,行成流动的海上调解组织平台。近5年来,三级海上义务调解员参与调处海上纠纷1100余起。
舟山定海港域是浙江省少有的重要内港枢纽之一,港内共有12个锚地。因船员离船上岛、购买物品、配送给养的实际需要,96艘“海上的士”应运而生。曾经,这些“海上的士”没有统一的管理,部分船主安全意识淡薄,违法违规经营现象突出。2016年4月,定海开始依法整治“海上的士”,将96艘小船全部纳入统一监管,组建了定海千岛港内小船管理服务有限公司,系紧“海上安全带”。
“我们实行24小时值班,如果遇到大风、大雾天,工作人员会将预警信息用短信发送到每个船主的手机上,并通过公司广播告知,有效杜绝小船冒雾出行的现象。”工作人员介绍。如今,“海上的士”的船主安全意识明显提高,超载、抗风、冒雾、超航线等违法违规现象基本消失,船员持证上岗率和船舶参保率均为100%。
天网工程
今年3月10日凌晨,舟山市民苗先生停放在居民楼楼下的一辆蓝色电动自行车被盗。经过视频侦查,民警锁定了2名男子,又经视频中人像特征比对,串并了另一起电动车盗窃案。民警对嫌疑人的行踪进行了研判,发现嫌疑人最后消失于定海文化路杨梅湾。之后,民警将文化路海洋学院的一个探头朝向调整到杨梅湾,进行视频实时查看,最终一举将犯罪嫌疑人抓获。在这起案件中,“天网工程”安装的视频监控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多年来,舟山市公安机关以打造最具安全感城市为目标,全力开展视频监控“天网工程”建设,完善“人机互动”巡逻机制,提升数据挖掘、人像比对、车牌识别、视频检索等综合应用水平,充分发挥视频监控在打击侦查、服务管理中的作用。目前,舟山基本实现对重点区域部位、主干道沿线的视频监控全覆盖,近3年,公安机关利用视频侦查破案1863起,每年占全市破案总数的35%以上,部分县区达到50%以上,有力保障了平安舟山建设。
“店安工程”也是“天网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去年,岱山县公安局将“店安工程”列为头号民生工程,结合全县技防体系建设,推进全县沿街店面500只视频监控建设,并每年投入30余万元用于确保视频资料保存完整、联网顺畅。当地公安机关依托“店安工程”,及时破获各类沿街店面盗窃案件,破案率同比提高68.5%。
开展“店安工程”建设以来,舟山全市公安机关严密街面巡控、卡点查控、视频监控,近年新增公共视频监控探头5051个,共接入社会视频监控11136个,基本实现治安重点区域、复杂部位“天眼”全覆盖。
铁腕整治
氨机房内闻不到刺鼻的臭鸡蛋味,厂区内消防通道畅通无阻,员工办公、休息和居住处见不到液氨管线通过,员工着装规范……这些新气象的出现,可要归功于舟山对涉氨制冷企业的铁腕整治。
吉林宝源丰禽业公司、上海翁牌冷藏实业公司等涉氨企业接连发生事故,给冷库密集、液氨使用量大的舟山水产制冷行业敲响了警钟。2013年9月上旬,舟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带队深入舟山水产制冷企业进行检查抽查,之后召开专题会议,决定按照“坚持标准、突出监管、综合执法、铁腕整治”的要求进行专项整治。
为了有效解决企业整改的技术难题、优化整改方案,相关部门组织了各方专家深入企业,开展整改方案联合评审活动,做到“一企、一档、一评审”;氨制冷行业的专家还联合安装部门探索出了一条货物不移库就地实施改造的新路子,大大缩短了企业的整改时间,减轻了企业的经济负担。
2014年初,舟山普陀金辉水产有限公司老总苗惠儿组织人员搬迁氨机房,购买、安装新氨机,前后投入整改资金约100万元。“政府要求我们整改,是对我们企业负责。如果企业失去了安全,那就什么都没有了。”站在新的氨机房内,苗惠儿十分感慨。“为了安全起见,我们多加了一台氨气泄漏报警仪,现在共有2台机器一起运作,双保险。”
“安全是我们工作的底线,宁听骂声、不听哭声”,舟山市安全监管部门通过统一标准、联合执法、一企一策、整合转移、技术服务等措施,铁腕整治水产涉氨制冷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通过整治,全市370家水产涉氨制冷企业,关停取缔101家,整改提升248家,整合搬迁转移21家;在消除事故隐患、全面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水平的同时,淘汰一批落后产能,引导产业集聚,有力推动了水产行业的转型升级。
“以前身边放着一颗定时炸弹,现在好了,晚上睡觉安心了!”随着安监、公安、质监、住建、环保等10多个部门的100余名执法人员强制关停了她家附近的违规冷库氨机房,市民张阿姨终于不再提心吊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