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法治促平安 铸铁军夯基础
宁波市鄞州区平安建设掠影
鄞州新城区 |
宁波市委常委、鄞州区委书记胡军慰问一线公安民警 |
法官看望未成年犯 |
军民共建文明城 |
本报记者 黄素珍
通讯员 张莳 唐永华
2016年,有着120多万人口的宁波市鄞州区经济总量突破1300亿元,再创新高。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有这样一群人默默地守护着这方水土的平安——鄞州区政法系统始终坚持以法治保平安,以平安促和谐的理念,锻造政法铁军,为当地经济社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也为当地百姓安居乐业奠定基石。
同样在2016年,鄞州区行政区划进行了调整,新鄞州区辖区面积814.2平方公里,下辖24个镇(街道)。区划调整后,新鄞州区将“强强联合”,传承优势,创新发展,在平安建设的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砥砺前行。
围绕中心 当好保境安民的“忠诚卫士”
“区委中心工作到那里,我们的平安工作就跟进到那里。”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为民服务,为发展服务,防范风险,化解矛盾,是平安工作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平安建设中,鄞州区政法系统围绕全区中心工作,从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入手,做好保境安民的“忠诚卫士”。
宁波市级重点工程项目——东柳街道华茂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建设过程中,因与周边居民、周边地块都存在矛盾而被叫停。面对问题,鄞州区通过搭建平台走访群众、委托第三方实施风险评估、主动服务解决居民困难等途径,有针对性地化解了一批风险点。在取得居民理解与支持的前提下,最终使得工程顺利进行。同样,在洞桥垃圾焚烧场、栎社机场三期扩建、徐戎危旧房拆迁、二号桥市场搬迁等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以及“五水共治”、打通“断头路”、农村股份制改革等区内重大工作任务中,鄞州区政法系统积极做好矛盾化解、维稳保障、法律服务等工作,有效预防了一批重大矛盾纠纷的产生。
“开展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是我们从源头上预防化解重大矛盾纠纷隐患的重要抓手。”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稳评工作实施以来,鄞州区累计对轨道交通配套项目、打通“断头路”等430余个市、区级重点项目和重大决策进行评估,12项被暂缓或不予实施,有效保障了惠民政策、重大项目的顺利实施。
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让人民群众放心、舒心,是平安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环。为此,针对影响居民群众安全感的突出治安问题,鄞州区近年来持续开展了“打黑除恶”“春雷”、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活动,并组建覆盖全区的人防加技防治安巡防体系。
早在2006年,鄞州区公安分局就搭建了“防控管理地理信息系统”,该体系在公安部获奖,工作经验也在全省进行推广。鄞州区以此为契机,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力度,先后构建了以街(路)面巡逻防控、城市社区防控、单位行业场所防控、技术视频监控、网络社会防控、反暴力恐怖活动防控和重点特殊人群防控等七张防控网络为骨架,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专群结合,打防控一体化运作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在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同时,鄞州区注重全面推进“大巡控”建设,提升全社会巡控能力。目前,中心城区和城郊结合部10个派出所全部建立了专职巡逻中队,在商业广场、长途汽车站等五个重点区域开展专职24小时武装巡逻。
2009年至2016年七年间,鄞州全区各类盗窃报警案件显著下降,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逐年提升。
司法为民
当好公正司法的“正义之剑”
“以公开促公正,以公正促和谐”是鄞州区政法系统长期坚持的司法理念,近年来,鄞州区坚持创新工作机制,推进司法改革;坚持接受社会监督,确保司法公开;坚持司法惠民,取信广大民众,以打造“为民司法、阳光司法、高效司法”为目标,在平安鄞州创建过程中不断释放正能量。
推进改革,创新机制,是司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近年来,鄞州区扎实开展以完善司法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四项改革”,确保改革任务有序推进。2016年,鄞州区完成了首批员额法官、检察官的遴选;同时,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最高法指定的家事审判改革试点、深化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改革等各项改革措施都已取得了实质性进展。鄞州区公安分局在全市率先建成使用“公检法物证管理中心”,实现了物证信息化管理。
司法公开,接受监督,是确保公正司法的关键步骤。多年来,鄞州区政法系统以“互联网+”为依托积极推进司法公开,不断提升阳光司法的深度、广度与温度。
鄞州区检察院在全市率先推出自主研发的未成年人社会帮教系统,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量身打造了一系列贴心制度。如创新公开审查机制,探索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制度;设立未成年人社区帮教基地“青春护航站”,由帮教基地、案件承办人、被考察对象的监护人共同对未成年人实施帮教,有效预防和减少了未成年人犯罪。
鄞州区司法局坚持把平安建设与特殊人群管理工作相结合,以司法行政法律服务中心为平台,探索完善社区矫正执法监督工作,促进社区矫正公开公正规范。近三年来全区累计接收社区矫正人员2090人,解除矫正1935人。
服务百姓,司法惠民。鄞州政法系统主动延伸司法职能,将服务中心、服务群众理念贯穿始终,实现了联系服务群众“零距离”、优良作风形象“得民心”的目标。
作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典型代表,2012年7月,鄞州区法院全面推进“小巷法官”工作,利用小巷法官居住在社区的优势,注重矛盾纠纷的源头性预防和实质性化解,为社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等服务,实现了优质司法服务向最基层的延伸。2013年,该举措入选了宁波市法院六项司法惠民实事。
近三年来,区法院立足执法办案实际,梳理分析审判执行中反映的经济社会发展有关问题,发送司法建议121份,编写白皮书16本,有效延伸了司法对优化公共决策和社会治理的影响力。
服务基层
当好社会治理的“平安基石”
服务基层,从小事做起;直面困难,甘当“平安基石”,这是鄞州政法工作人员的共识,也是他们的自觉行动。在平安建设中,鄞州区广泛开展了以排查整治、平安创建为重点的社会治理活动,既坚持刚性的执法要求,又体现政法工作者和风细雨、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
矛盾纠纷有效化解是社会综合治理中维护基层平安的重点之一,近年来,鄞州区着力打造大调解体系,实现了矛盾纠纷化解从司法调解到社会“大调解”的全面升级。
早在2006年,鄞州区司法局和鄞州区公安交警部门就协同建立了交通事故纠纷调解委员会,在实现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解决的规范化、法制化等方面开创了全国先河,实现月均调解成功1400起,调处成功率近100%。随后,医疗卫生、劳动保障、物业管理等近20个部门和行业相继建立了行业性专业调解组织,辖区各派出所全部建立了警民联调中心。全区平均每年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万多件,调处成功率稳步提高。
此外,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鄞州区全面动员律师力量参与矛盾纠纷多元化解。通过几年努力,“哪里有矛盾纠纷,哪里就有调解律师”“哪个行业需要法律服务,哪个行业就有律师及时介入”的良好局面已经出现。法院诉调对接中心、同舟律师事务所调解工作室等律师调解平台已成为部门欢迎、群众好评、当事人受益的矛盾调解良好载体。其中,鄞州区不断深化公益律师“1+1”加盟调解机制,推动律师事务所与全区所有党代表工作室、社区和部分医院、学校结对,助力化解矛盾,营造和谐氛围,得到了基层群众的普遍认可。
目前,鄞州区不仅在区级层面整合各部门资源建立了社会矛盾联调中心,而且各镇、街道和村、社区都设立了矛盾调解站点,社会大调解格局已然形成。
打造大调解体系的同时,鄞州区还不断深化基层平安创建系列工作。“我们将平安创建向学校、医院、商贸业、金融业等各行业、各领域整体推进,平安创建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有效激活了基层平安细胞,平安建设在系统行业上的基础不断巩固。”鄞州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全国普法先进区、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区、省级无邪教区、省铁路护路联防工作先进区等荣誉先后花落鄞州。随着“平安工地”活动的创建,建设领域的安全生产事故也减少了许多,宁波南部商务区30几个工地2016年全年未发生一起重大安全生产事故。而在鄞州部署开展的“平安示范村”“平安示范社区”创建活动,更是以点带面地提高了鄞州全区基层末端平安建设水平,下应街道湾底村还被评为浙江省首届“群众最满意的平安村”。
针对辖区商贸经济、楼宇经济发达的产业特色情况,鄞州创新开展了平安商(市)场、平安(和谐)楼宇创建,培育出了市蔬菜批发市场、滨江国际大厦、宁波会展中心等一批平安先进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