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白水城里有一段回忆,叫“我曾经来过”

张杰援疆期间,女儿画了张画送给他
张杰和同事救助维吾尔族老人(戴墨镜的为张杰)

  本报首席记者 王索妮 实习生 胡宗昊

  它诞生在沙漠边缘,却因水得名;它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也是龟兹文化和多浪文化的发源地。它,便是阿克苏,在维吾尔语中的意思是“白水城”。

  “难忘白水城”,这是杭州火车东站枢纽派出所教导员张杰从阿克苏回来后最直白最由衷的感慨。如今,他也常常梦回白水城,醒来后,他会拿起手机打开地图,追寻自己曾经奋斗过的地方。

  2015年,当时在杭州江干公安分局巡特警大队担任副大队长的张杰响应国家号召,成为浙江省援疆公安队伍60人中的一员。在此之前,他曾于2009年被派往新疆乌鲁木齐。这两次经历让他对新疆有了割舍不下的深厚情感:“如果有第三次机会,我依旧会义无反顾!”

  馕饼越吃越香

  2015年3月,张杰和同事们踏上了开往阿克苏的列车,开启了新一段的援疆故事。

  火车挨着戈壁飞驰,黯淡的土黄色一望无边,只有几抹蓝顽强地透出厚实的云层,给原本苍白的画幅增添了些许色彩。“灰蒙蒙、脏兮兮”,这是列车进入阿克苏地区时,张杰的第一印象。

  这一印象也延续进了阿克苏市:“灰蒙蒙的土倒映着灰蒙蒙的天,除了寥寥几条主干道还称得上宽敞,阿克苏的大多数泥路犹如坑坑洼洼的麻子脸,车辆驶过卷起厚厚的尘土,扬在空中久久散不开。”

  路上随处可见卖馕的维吾尔族商贩,他们守着一辆小车,木头架子上整齐地摞着一叠叠馕饼。有人来买时,小贩便拿起馕,“呼”地吹掉浮在表面的灰尘,再用袖子掸掸,递给买主。

  没过几天,馕饼也渐渐走进了张杰和同事们的援疆生活,从最初的不得已才吃到后来的越吃越香、越吃越爱,他们把原味的、白糖的、芝麻的到酸奶子味的各种馕都尝了个遍。由于一个馕的个头有时比脸盆还大,所以宿舍里经常出现的一幕便是:馕饼被直接放在桌上,谁饿了就拿起来啃几口再放下,别人饿了再接着啃,大家都不计较。

  饮食不习惯可以克服,但有个再普通不过的昆虫却给了张杰一个“下马威”,那就是苍蝇。有段时间,由于宿舍附近有人养着鸡鸭牲口,一到夜晚,只要宿舍门一开,成群结队的苍蝇便迎着光线黑压压地涌进来。蚊香一熏,它们像雨点一样坠下来。张杰回忆:“那会儿我们都是趴着睡觉的,生怕夜晚打呼张着嘴,吃到满嘴的蛋白质。”

  危急时刻伸援手

  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是警察的天职。不管是在浙江还是在新疆,张杰都牢记着这一句话。

  2015年5月26日一大早,张杰和同事开车巡逻途经阿克苏市东大街世纪广场车站时,突然看到一位维吾尔族老大爷从车前横穿马路,步子跌跌冲冲。张杰敏锐地感觉到不太对头,便在车开过后留心看了看后视镜,只见老大爷身体向前直挺挺地倒下去,栽倒在了马路中央。张杰急忙靠边停车,下车跑到老大爷身边。老人脸色发白,胸口快速起伏,身体不时抽搐。由于语言不通,张杰无法知晓老人的具体情况,便立即拨打120。同事们有的疏导交通,有的与当地警方沟通,有的和张杰一起守在老大爷身边。直至把老大爷抬上担架,送进救护车内,张杰才松了一口气。

  (下转15版)


浙江法制报 一版要闻 00001 白水城里有一段回忆,叫“我曾经来过” 2017-08-17 2 2017年08月1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