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新 闻

援疆教师郑文兵:

“我想念那里的一切,包括风沙的味道”

郑文兵和他的新疆学生们
郑文兵和同学们一起慰问孤寡老人

  本报首席记者 王索妮 实习生 胡宗昊 通讯员 孙保胜

  “不来援疆,就不会收获意外的惊喜;不来援疆,就不会感受到生活中的诗意;不来援疆,就不会发现祖国的神奇;不来援疆,就不会感悟淳朴的涵义……”2008年5月,在援疆生活即将结束时,浙江省第五批援疆人才郑文兵写下了一篇名为《纯粹人生》的文章,作为自己所写的《援疆日志》的最终篇。这些年来,他常常翻看《援疆日志》,在和田的点点滴滴萦绕在他心头挥之不去。带着对新疆的思念,今年,他义无反顾地成为我省第九批援疆人才,前往第一师阿拉尔职业技术学校支教。时隔10年后,他的《援疆日志》又将迎来新篇章。

  “我想念那里的一切,包括那里风沙的味道。”近日,郑文兵和我们分享了他的援疆故事。

  我的学校

  “晚上睡觉的时候关着窗,第二天醒来,嘴里耳朵里都是沙。”

  ——《援疆日志——我的学校》

  2005年,郑文兵曾申请援疆,但最后因身体原因未能成行。2006年12月,浙江省第五批援疆人才轮换接替人员选拔开始,他又去报了名。体检合格后,郑文兵成为温岭市的第一位援疆教师,前往和田地区民丰县第二中学支教。

  “2007年3月8日一早飞乌鲁木齐,然后转机到和田,从和田到民丰县还有300多公里,车坐了3个多小时,一路上都是戈壁与荒漠,基本看不到绿色。”郑文兵回忆,当他和另外一位援疆老师到达民丰二中时,已经是3月10日下午。那天是星期六,校方还特地把学校师生从家里叫过来和郑文兵见面。然后,郑文兵便被带着去参观学校。

  “虽然心里早已有所准备,但看到眼前的情景时,我还是很震惊。”出现在郑文兵眼前的,是一块坑坑洼洼的空地,算是操场,旁边仅有的一排平房便是教学区,还是上世纪60年代的老房子,教室里满是尘土,办公桌椅破旧不堪,唯一有点现代化气息的语音室和多媒体教室也盖着一层沙尘。

  学校书记塔依尔告诉郑文兵,学校共有45名教师,缺编数在18人以上,老师们都是超负荷工作。郑文兵问,能找到代课老师吗?书记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谁愿意到民丰来呢?到3月底4月初的时候,风沙还要大,10米以外看不着人。况且,代课老师的工资是要学校自己解决的,你看我们学校这个样子怎么解决得了呢?”当时,郑文兵就下定决心,要干点力所能及的事。

  去荒漠种树

  “5天喝凉水、吃冷馕、住荒漠的情景让我的心震动,那是直抵心灵最深处的感动。‘什么叫干部、什么叫奉献、什么是艰苦奋斗’,在这里都有了更深的诠释。”

  ——《援疆日志——去荒漠种树》

  民丰县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部边缘,昆仑山和天山分列南北两侧,高峻的山峰阻挡了来自北部的冷空气和来自南部的暖湿气流的汇合,导致这里气候非常干旱,全年浮尘天气在220天以上。植树造林,便成为民丰地区改善生存条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最基础最有效的工作,每年3月份,都是全县动员、全员参与。

  2007年3月21日,郑文兵跟塔依尔一起乘车前往工地种树。“工地很大,一望无边,周围全是无垠的荒漠,满眼的沙黄色,无一草一木……”他们到达工地时,那里已经有许多人在挥舞锄头了。不到5分钟,郑文兵的嘴里、耳朵里、鼻孔里、衣服上就全是沙子。风大的时候,眼睛都不敢睁开。荒漠中的太阳火辣辣的,没有可以遮阳避风的地方,晒得、吹得人有些恍惚。塔依尔说,他已经在这里干了9天了。

  因为3月23日县里就要检查验收,学校的种树任务还有一半没有完成,塔依尔和郑文兵商量着,让初二的学生和老师都来植树。“我刚开始还担心学生不愿意来。没想到,电话打过去,所有的同学都来了。”郑文兵说,大风中,同学们一锹锹地铲着土,毫无怨言。“孩子们说,多种点树就少点风沙,这样的活他们愿意干。”看着大伙儿风尘仆仆的样子,郑文兵对援疆有了更深的理解,也爱上了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

  慰问孤寡老人

  “几个小学生争先恐后地搂着年纪最大的老爷爷拍照。当孩子们和老人家握手告别时,老人的眼中有盈盈泪光。”

  ——《援疆日志——慰问孤寡老人》

  每年的5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民族团结教育月”,学校里的几个班主任便筹划去民丰县敬老院搞慰问活动,还决定由郑文兵带队参加。2007年5月17日下午,150多名学生分乘4辆车,带上大家自发捐款买的米、面、油和水果,奔向县敬老院。

  民丰县敬老院位于县城郊区的若克雅乡,里面居住着9位残疾老人,大部分都70多岁了,年纪最大的一位已90高龄。这些老人大多没有了妻儿,虽说生活上有县里照顾,但却十分孤独。对于郑文兵和孩子们的到来,老人们个个都很激动。“我们将带来的慰问品送上,同学们把随身带着的糖果送到老人们的手里和嘴里,老人们笑得合不拢嘴。”现在想起那一幕,郑文兵还是会笑。

  同学们为老人们精心准备了10多个节目,从合唱、独唱到合奏、舞蹈,由于9位老人都是维吾尔族,听不懂汉语,主持的同学就先说汉语,再由另一个同学翻译成维吾尔语。老人们在台下细细地听,每个节目结束后他们便用干瘦的手使劲鼓掌。演出结束后,同学们争相和老人们合影,分别时,老人们流泪了。

  还有一周左右的时间,我们的援疆老照片征集活动就要结束了。在此我们再次发出呼吁,如果您手上还有近20年来援疆期间的老照片,请将照片和简洁的文字说明发送到邮箱zjzfsyxh@126.com ,并以“作者姓名+手机号码”的方式为您的文件命名,也可以电话联系0571-87054423,联系人:小郁。


浙江法制报 新 闻 00002 “我想念那里的一切,包括风沙的味道” 2017-08-23 2 2017年08月23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