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祎:内心柔软的讲台“一姐”
编者按: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这个称号,包含着多少呕心沥血的耕耘、殚精竭虑的付出、鞠躬尽瘁的奉献。他们用自己的学识、爱心乃至生命,为我们点亮了人生之路的指示灯。昨天是第33个教师节,记者专程采访了两位警界园丁,他们数十年来一直默默坚守在三尺讲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政法界人才,可谓桃李芬芳、滋兰树慧。一起来认识他们吧!
本报记者 陈佳妮
通讯员 赵宇晖
昨天一早,浙江警察学院教授王祎的手机就开始响个不停,点开微信,都是她学生送上的祝福。每年的教师节,王祎都是在满满的祝福声中度过的。
教书育人30年,王祎不仅桃李满天下,获过的奖也是不计其数。而就在前几天,王祎又获得一个新荣誉——公安部对100名全国公安系统优秀教官进行表彰奖励,她就是其中之一。
在浙江警察学院,王祎主要从事侦查与禁毒研究,现任浙江省禁毒协会常务理事,省刑事犯罪学学会理事,江湖名号“一姐”。别听这外号很霸气,记者接触了之后才发现,其实王祎老师是个内心特别柔软的人……
教书“有套路”
1987年,王祎从中国刑警学院刑侦专业毕业后,选择走上讲台,把自己所学的教给更多人。当初的这个选择,或许让今天的刑侦战线上少了一朵“铿锵玫瑰”,但在她的培养下,千百个“好刑警”走上了战斗一线。
说起最初当老师时的状态,王祎说自己是一脸懵圈,“当时只知道把自己的所学教给大家,就好像是‘传声筒’,把自己老师说的,重复讲给学生们听。”王祎说,摸索了四五年后,她逐渐开始有了自己的教学风格。
昨天,王祎老师在跟记者介绍自己名字的时候,就露了一手。
她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了3个字——伟、祎、袆。“你看,这3个字,虽然字形上很像,但是发音和意思都不一样,特别是祎和袆,虽然只是‘一点之差’,意思却是‘阴阳相隔’,这体现侦查学必备的素质之一,细心!”仅仅是一个自我介绍,王祎老师就把侦查学的知识带给了学生们,这也是学生喜欢她的原因之一。
今年的三八妇女节,不少学生都给王祎老师留了言。其中一名学生说:“印象最深的是警校王祎老师上课讲话的语速了,相当快!但这却是我大学时代珍藏的记忆之一,它让我多年来对王老师讲授的侦查措施这门课钟情如初。”可见王祎老师在同学们心目中的分量。
内心很柔软
浙警教母、侦查老司机、禁毒一姐、国民岳母、王妈妈……30年来,王祎栽培了无数学生,学生们除了喜欢她的课,还喜欢给她“贴标签”。
教学中,她是“老司机”,这些年来,她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写著作教材10余部,主持或参与各级各类课题20余项,为浙江省公安侦查、禁毒部门以及地方综治部门、基层社区民众开班侦查、禁毒知识讲座100余场。
去年第二届全国公安院校教学技能大赛中,王祎荣获刑事侦查类专业教师个人一等奖。讲课结束时,赛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赛后,甚至有作为评委的专家们,向王祎索要课程教案作观摩学习,还有一些参赛院校的领队专门向她发出授课邀请。
而在生活中,她又是学生们的“好妈妈”,每次路过王祎老师的办公室,总能够看到不同的学生找她谈生活、谈学习、谈理想,而她也总是乐此不疲、乐为人师。正因此,男生们把她亲切地称为“国民岳母”,女生们则贴心地称呼她为“王妈妈”。
在这样“亦师亦母”的教学之下,不少学生毕业后还和王祎老师保持联系,在路过杭州时,会来学校看她,每到教师节会发来祝贺。而在王祎心中,也有一个让她难忘的教师节——那是9年前,她原本整洁的讲桌上,被学生摆上了一颗开了花的石榴,下面压着一张纸条,写着:王祎老师,节日快乐!里面的小果实,就是我们的一颗颗爱心……
说到这个故事,语速跟机关枪一样的王祎老师,竟然有些哽咽,眼眶居然泛出了热泪——瞧,浙警院的学生们,你们雷厉风行的“一姐”,原来是个内心这么柔软的“大哭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