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52岁的他,把忠诚永远镌刻在法徽上

林朝晖(左一)在交通巡回法庭成立仪式上

  (上接1版)

  对同事有求必应

  亲戚却说他“六亲不认”

  “林副院长就像我们的一盏法律明灯,但凡遇到不懂的、不会的、理不顺的去找他,他都是不厌其烦地教我们。”说起这位老领导,临海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徐秀月眼眶红了。

  2008年5月,徐秀月刚到民一庭任副庭长,就接手了一起当事人起诉要求某公司返还投资款的案件。“案情复杂,涉及的社会关系多,作为‘新兵’难免胆怯。”徐秀月说,“那时林副院长帮着我理清思路、分析案情,还告诉我处理案件时,应站在更高的地方,跳开各种纷扰。”在林朝晖的指导下,徐秀月修改了判决书中的一些措辞,“一审判决后,各方均未上诉,让我食不知味的案子就这么顺利解决了!”

  临海法院原副院长陈建国与林朝晖是同事兼好友。“当年,我们被分配在刑庭工作,一过去,他就承包了内勤、记录、归档和物资管理等工作,大家都感慨有了他,其他人的工作相对轻松了很多。”陈建国说。

  对同事有求必应,可家人却说他“六亲不认”。去年下半年,林朝晖的母亲被车撞了,案子在他分管的交通巡回法庭调解。事故处理后,母亲作为行人,也分担一部分责任,自行负担部分医药费。有亲戚知道后责怪林朝晖为啥“一声不吭”,只有郑慧知道,这事他压根没跟任何同事说,“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

  “他做事总是亲力亲为”

  在很多人看来,林朝晖是一个锐意进取、勇于探索的领导。

  2004年,林朝晖担任副院长后,分管民一庭、派出法庭等民事条线。恰逢《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不久,法院一下涌进了很多道交纠纷。他带头多次组织与包括交警在内的多方进行协商,最终将交通巡回法庭开进了交警队内,这也是台州市首批较为成功的交通巡回法庭之一。

  “交通法庭筹备时,林副院长亲力亲为,下班后还时常过来看我们,有时甚至陪我们一起加班。”第一位驻巡回法庭的法官、现为民四庭副庭长的王放忠回忆说。

  交通巡回法庭对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繁简分流起着关键作用,成立十年,共办理案件6000余件,它一步步的发展,倾注了林朝晖太多的心血和汗水。

  2016年,临海法院探索建立了“1+2+17”诉调对接大调解机制,林朝晖作为分管领导,在极短的时间内走遍了临海的各个街道、镇,每到一地他都要走访相关部门,商讨诉调对接中心、工作站的具体落实工作。

  司法体制改革后,林朝晖作为第一批入员额的院庭长,带头办理了不少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就在他离世的前两个月里,他共收到案件47件。

  如今,林朝晖的办公桌上,仍叠着厚厚的卷宗,可是,他再也无法穿上深爱的法袍去审结剩下的20余件案件了。


浙江法制报 要闻 00002 52岁的他,把忠诚永远镌刻在法徽上 2017-09-15 2 2017年09月15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