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民警65本笔记里 有着怎样的故事?
省乔司监狱举办主题党日活动,一颗红心“诵”给党
![]() |
![]() |
![]() |
![]() |
本报记者 王春芳 许乔静 通讯员 陈小明
从警37年写下65本工作笔记的老民警,结婚前一天还在加班的“不称职丈夫”,祖孙三代坚守在省乔司监狱这片热土的一家人,临近退休依旧积极入党的热心大姐……近日,省乔司监狱举行“喜迎十九大 红心诵给党”主题党日活动,部分优秀民警走上讲台,作为朗读者向1600余名党员讲述了自己有关奉献、担当的所思所想。
这是省乔司监狱今年9月1日起开展的“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系列活动之一。在系列活动中,全监党员通过讨论会、红色朗读比赛、主题党日等活动,学习榜样力量,坚定理想信念,从而以更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工作。让我们通过此次主题党日上3名朗读者的述说,感受他们对监狱工作的热爱。
奉献:我和我的笔记本
“其实,我们民警也有这样那样的困难,或者年幼的子女无人照料,或者自己患有疾病……但我们却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坚守,选择了担当……”
这段话,出自省乔司监狱第七分监狱党总支书记夏发忠。今年是七分监狱成立的第10个年头,老夏翻着笔记本写下了这篇《七分十年,致最可爱的战友》。
说起老夏的笔记本,每一本均印满了岁月痕迹。老夏说,他喜欢把事情记在笔记本上,于是这一记就是65本,其中单是在七分监狱就记录了29本。
翻开老夏的笔记本,一页一页,往事历历在目。他随手翻开一页,告诉记者:“看,这页记录的正是我们守护服刑人员的全过程。”原来,2012年11月,一名服刑人员因脑溢血在社会医院就诊治疗长达52天,七分监狱全体民警不分昼夜24小时值守,直至他出院。笔记本记下的,不仅仅是民警的忠于职守,更有对服刑人员的点滴关心。
“这些笔记本是我的回忆,也见证着我们监狱的发展。”老夏说,笔记本记录了他34年的从警历程,也记录了七分监狱这个团队团结一致、齐心共进的历程,希望这些美好的东西能继续传承下去。
信仰:我和我的坚持
“原来,信仰也是有味道的,甚至比红糖更甜。这种难以言喻的精神之甘、信仰之甜,让无数革命先辈情愿吃百般苦、甘心受千般难。”这篇《信仰的味道》是省乔司监狱第十分监狱党总支副书记、监狱长应伟忠最喜欢的文章之一,“因为它诠释了共产党员对信仰的理解。”应伟忠说,这种比糖还甜的信仰,同样支撑着他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不忘工作。
2016年6月的一天,应伟忠接到父亲病危的消息。为了不让大家分心,他向同事隐瞒了父亲的情况。每天,他白天忙完工作,晚上又赶紧回家,和病中的老父亲说说话,随后又连夜赶回监狱。那段时间,他既做好了工作,也尽力表达着一个儿子对父亲的关爱。
长期的辛苦让应伟忠的身体亮起了红灯。2016年8月,应伟忠的体检结果显示癌胚指标异常,医生要求立即复检,复查结果一出来,医生就不让应伟忠走了——肝癌Ⅱ期,需立即手术和化疗。在接受治疗期间,应伟忠心里还记挂着工作,一有同事来看望,他都要问问监狱的事,并对工作提出自己的建议,“待在床上刚好可以好好思考下工作,这些想法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应该有帮助。”应伟忠说,自己当逃兵了,后面肯定一起补上。
25年来,应伟忠始终以不忘初心的顽强意志和实干至上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忠、勇、严、实、新”的司法行政队伍职业精神。
无私:我和我的妻子
“你是我心底的一首歌,伴我走过了多少岁月……”省乔司监狱第六分监狱党总支委员、副监狱长邵建伟朗诵《你是我心底的一首歌》时,深情凝视着自己的妻子张建芳。在如此甜蜜的场景背后,是一个工作狂与暖心妻的故事。
2007年3月婚礼前一天,邵建伟本来答应妻子会早点回家为第二天的婚宴做准备。可他手头上有500本服刑人员的减刑假释材料需要尽快送到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结果沉迷工作的邵建伟不仅错过了晚饭,也把和妻子的约定抛到了脑后。直到妻子找到单位,他才反应过来。面对满满一桌材料,张建芳不但没有责怪丈夫,反而帮忙整理材料。
其实,对于邵建伟的“不着家”,张建芳已经习惯了,“工作永远是他的重心,只要单位有事情,他就会第一时间赶到,处理完了,心才会安稳”。多年下来,张建芳对邵建伟的做法非常理解。
正因如此,邵建伟说,自己要趁着此次活动,向妻子表达自己的谢意。而正是有许多像张建芳一样的家属在背后默默支持,民警才能全身心投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