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读图

文章导航

乌镇的警察蓝

王永宝和谷丽在巡逻
乌镇夜晚
派出所为商家提供“最多跑一次”服务
王永宝和家属搀扶着大妈前往救护车
粉裙女孩找回了丢失的手机
收到许多收条和感谢信
乌镇

  本报记者 沈洁琼 王志浩 

  古老的小镇有着一颗年轻的心,即使风雨在青石板路上留下再多沧桑,也抑制不住它在互联网道路上奔驰不息。

  先进的智慧警务结合传统的巡逻走访,即使这儿每年的游客数量高达千万,刑事警情数却以个位数来计。

  这就是乌镇,世界互联网大会永久会址;这就是乌镇警察,让国外同行都忍不住点赞。这抹流动的警察蓝,早已融入景中和人心。

  五月的江南,气温已经飙升至30多度,阵雨来临前的闷热潮湿让许多外来游客好生不习惯。56岁的桐乡市公安局乌镇派出所东栅警务室民警王永宝一圈巡逻下来衣服已湿透。巡逻中,他会把一些商家需要在派出所办理的证件、证明等物件送上门。“现在不都是讲‘最多跑一次’嘛,我反正经常往来派出所,就替大家跑跑腿。一来方便大家,二来也是熟络感情。”

  干了大半辈子刑侦的王永宝3年前来到乌镇警务室,虽然不用经常出差了,但是他自嘲天天在景区“出差”。每天早上8点就来,晚上10点才离开,“周末、节假日,这儿最忙,我肯定也得在呀。”

  回到警务室,景区的环卫阿姨走了进来,“我在洗手间又捡到一只手机。”王永宝接过手机,让阿姨登记了捡到的时间、地点等信息。“景区里丢失物品的事件每天总会发生几起,老人小孩走失的也不少。”王永宝给手机拍了照,将照片发到一个微信群,“这个群里不仅有民警、辅警,有景区工作人员,还有许多跟我相熟的店老板、服务员,找人、找失主、找失物,人多力量大呀。”

  王永宝说,他来警务室三年也就遇到过两起扒窃案,而且小偷都被抓住了。“现在‘天网’密布,小偷跑不掉,口口相传,自然也不敢来了。”王永宝多年的刑侦经验在这没了“用武之地”,但是他也挺乐呵,“这样好,这样多平安呐!”

  话还没说完,一个来自厦门的姑娘就急急忙忙冲了进来,“警察,我妈妈上吐下泻,我想送她去医院,要怎么办?”

  “你妈妈人在哪?”“还在洗手间里,出不来。”“谷丽,赶紧先去女厕所看看情况,我打电话给120。”

  90后女民警谷丽跟着姑娘刚进入洗手间,另一个穿着粉色长裙的女孩一脸焦虑地到处问人,有没有看到一只手机。“在对面警务室。”谷丽给女孩指方向,粉裙女孩忙不迭道谢,赶紧冲去警务室。

  谷丽和厦门姑娘将大妈扶了出来,王永宝招呼景区工作人员将救护车引导到最近的停车点。3分钟后,救护车到达指定地点,王永宝等人搀扶着大妈上了救护车。

  两人回到警务室,粉裙女孩正在写收条,“收到手机一只。”警务室里有一本警情记录本,厚厚的一叠里夹着好多收条,还有感谢信。

  一封英文的感谢信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写信的是一位伦敦警察,他陪妻子来乌镇旅游,途中妻子的手包丢了,里面有非常重要的证件。民警查看了几个小时的监控视频,最终帮他们找回了手包。“信中,他说自己是一名伦敦警察,他认为中国警察的办案非常专业与高效,令他非常敬佩,并且表示由衷的感谢。”英语专业八级水平的谷丽向记者翻译着这封感谢信。

  王永宝得意地在一旁看着爱徒,“绝对专业水平,我们这外籍游客多,我听不懂,全靠她!”师傅的一番夸赞让谷丽红了脸。

  千年的河水在蜿蜒于百年的木楼间,窄窄的青石板路上回响着师徒二人的脚步声……


浙江法制报 读图 00016 乌镇的警察蓝 2018-05-24 2 2018年05月2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