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面孔

沈桂良:“资深调解员”退而不休

沈桂良(中)收到锦旗

  本报记者 陈哲 

  日前,杭州西湖区文新街道五联村六组的几个村民特地赶来杭州余杭区司法局仓前司法所,把锦旗送到调解员沈桂良手上,“感谢仓前街道老沈调解工作室为我们主持公道”。“调解高手、化方为圆”“公正调解,调出和谐社会;有理有法,情促各方满意”“心系百姓,为民排忧;公平公正,高风亮节,为外来工送来祝福”……这样的锦旗,在沈桂良的办公室里还有很多。

  “每次成功调解了一个案子,我都特别高兴,很有成就感,因为又做了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沈桂良说。沈桂良今年60多了,从事人民调解工作多年,在仓前人心中有很高的威望,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老沈”。

  凌晨还在忙调解的事

  沈桂良参加工作30多年,同时也是一名具有3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曾多年担任仓前街道综治科科长一职,同时还身兼街道人民调解员。在担任调解员的10年间,他共调处各类非正常死亡纠纷近200起,涉及人员千余人,全部调解成功,被称为仓前街道的“资深调解员”。

  沈桂良常说:“纠纷事件处理不好,容易引起群体性事件,所以要从源头上就将其根治。”在调解之前,沈桂良对每一起事件都会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倾力付出。身为土生土长的仓前人,他充分利用自己人熟、地熟、业务熟的优势,因人施策、对症下药。

  “一些比较棘手的纠纷,有时要调解到深夜,还是一连好几天。”虽然年纪已经不轻,但沈桂良时常凌晨2点多还在忙调解的事情。“调解纠纷贵在一个‘快’字,时间拖得越长,越难处理好。”因此,哪怕要熬几个通宵,他也要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纠纷化解。

  写满二十多本笔记本

  在沈桂良的办公室里,一本普通的笔记本静静地躺在办公桌上。每天下班前,沈桂良都会整理当天调解的案件,记录下来,日积月累,这样的笔记本已经写满了二十多本。

  笔记本的第一页,写着这么一句话:“无事防有事,有事不怕事,谋事能成事,办事不漏事。”沈桂良说,这是他多年和群众打交道下来,总结出来的,写在第一页,就是为了经常提醒自己一下。

  每次调解前,沈桂良都会把准备对当事人说的话先拟一份提纲,写在笔记本上。“对当事人说出的话,应当保证合法、合情、合理。”沈桂良说,“不能因为长时间了还没调解下来,就夸下海口,一定要守住底线。”

  最远一次调解,沈桂良去了湖南,去之前,他列了整整5页提纲。

  心理咨询融入调解中

  去年退休的沈桂良本该颐养天年,但因为工作业绩突出,再次被街道请出山,于2017年11月成立了老沈调解工作室。这家工作室还有一个特殊之处,它同时也是刚刚成立的杭州爱姓心理咨询公司的办公地点。

  沈桂良说:“心理咨询和人民调解是紧密联系的,很多当事人往往都是心里想不通,所以一直不同意调解方案。当事人心里想通了,其实也就调解成功了。”

  最近,他刚刚调解了一位79岁老人的家事纠纷。老人有2个儿子,可是这2个儿子都不让母亲住自己家的大房子,而是让老人住在旁边又矮又破的小屋子里。沈桂良通过一些简单的心理疏导和心理干预,让这2个儿子意识到了家人的重要性。调解之后,大儿子决定让母亲和自己一起住,二儿子每个月给老人500元生活费,并负担50%的医疗费用。

  沈桂良说,他是个老人民调解员,也非常热爱这项工作。“那么,就让我发挥余热,退而不休,继续做这项有意义的事情。”


浙江法制报 面孔 00016 沈桂良:“资深调解员”退而不休 2018-08-23 2 2018年08月23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