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营经济不离场 法律服务不缺席
我省司法行政系统为民企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 陈赛男
提供法律咨询、调解矛盾纠纷、开展法治培训……自去年开始,浙江苏杭律师事务所律师宋慧琴多了一个新身份——“园区法律医生”。每天,除了办理日常的法律业务,宋慧琴还要为德清禹越园区的诸多民营企业“把脉问诊”。
浙江是民营经济大省,也是民营经济强省。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法律这块“护身符”。过去一年,我省司法行政系统积极参与经济建设主战场,尤其将服务民企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惠企便民法律服务20条”到“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法律服务专项行动”,从“金融风险防范法治宣传教育专项行动”到“服务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十大专项活动”,我省司法行政系统以实际行动掀起服务民营经济发展新热潮。
防范风险于未然
宋慧琴只是我省上万名律师中的一员。
2018年11月19日,省司法厅正式启动民营企业法治“体检”专项活动,全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和1500多家法律服务机构纷纷行动起来,吹响“集结号”,为民营企业免费开展全面法治“体检”。
记者采访宋慧琴的时候,她正筹划给园区企业普及一些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知识。“禹越镇这些年进驻了不少高新技术企业,很多法律事务都涉及到知识产权,但企业这方面的意识并不强。”此前,宋慧琴在法治“体检”过程中发现一家企业存在知识产权隐患,该企业生产的宠物产品在网上被多家企业仿冒,但这并没有引起该企业的足够重视。为了避免给该企业带来更大的损失,宋慧琴当即向企业提出了法律建议。
与此同时,安吉县某纸业公司也收到了一份来自律师的《法治体检结果报告书》,上面详细说明了该企业因刚刚完成收购,尚存在劳动人事、业务合同等多方面的法律风险。这份报告书上,律师还给出了详细的法律建议,成功为这家企业及时消除法律风险。
类似的法治“体检”近年来在浙江民企圈中不断深入。仅去年,省司法厅组织律师先后对全省9万余家民营企业进行了“一对一”专项“体检”,通过了解企业生产经营和依法治理情况,分析企业法律需求和风险点,帮助查找制度漏洞和薄弱环节,健全法律风险预警防范和矛盾化解机制。
助力民企化解危机
如果说,法治“体检”给民企发展打了一剂“预防针”;那么,司法行政人以法律为武器,及时调处纠纷、化解危机,则是为民企发展撑起一把强有力的“保护伞”。
宁波一家照明企业曾因在美国销售一款筒灯,被当地一家公司以侵犯专利权为由诉至法院。起诉期间,该企业涉诉产品在美国1700多家超市下架,损失惨重。此后,在谈判调解中,对方提出索赔600万美元的侵权损失,并要求该企业销毁全部侵权货物。
正当企业陷入危机、一筹莫展时,浙江盛宁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均伟受理了此案。
通过查阅案件历史记录以及研判整个案件的情况,王均伟很快找出案件的突破点:涉案专利的创新性并不强,存在被无效的可能性。最终,在王均伟的积极应对下,美国公司撤诉,放弃索赔。(下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