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16版:面孔

“缉私先锋”赵勇敏:杭州海关的一颗“螺丝钉”

  本报记者 王索妮 实习生 胡宗昊

  通讯员 庄朝曦 

  赵勇敏庄重地戴上深蓝色警帽,在众人的帮助下,坐着轮椅登上领奖台。他两手撑在扶手上,发力,起身,挺直的腰板如立柱,接过“缉私先锋”奖杯,缓缓地向台下致敬。

  3月6日,杭州海关召开关区缉私工作会议,以缉私警察成立20周年为契机,表彰了在缉私战线上辛勤付出的先进,缉私民警赵勇敏就是其中之一。

  在接受这一荣誉时,赵勇敏刚刚出院一个星期。

  2018年3月14日,他在工作中发生意外,头部摔伤,医生诊断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立即被转入急诊重症监护室,昏迷了30多天。

  “单位里怎么样了?”在医院时,赵勇敏常常向同事问起工作。为了能更好更快地恢复,尽早归队,他不断增加康复训练的强度,光是从轮椅上起身这一动作,赵勇敏就练了两个多月。

  干一行爱一行,缉私警察这份职业,赵勇敏爱了16年。赵勇敏今年57岁,1987年进入海关工作,在成为缉私警之前,主要从事后勤,加入缉私队伍时已经是不惑之年,但他的那份爽快劲,却让许多年轻人都钦佩——但凡有出差任务,他说走就走;遇到通宵加班,他也从不推脱。“就是得多抽几包烟”,赵勇敏笑着说。

  他坚守缉私工作一线,是杭州海关办理行政违法案件的业务专家。凭借对各类法律法规适用的准确理解,赵勇敏办理的疑难案件都查证清晰、定性准确、程序合法、量罚得当。

  对于案子,赵勇敏一直都很上心。一次值班结束后,他正在刷牙,听见科长在谈一起贸易案件,不顾满嘴的泡沫就冲了出来,开始讨论起案子的具体情况。案件线索登记一直是赵勇敏负责的,在有了电子登记系统后,他还是同时保持用笔头的“笨办法”。有一次系统崩溃,同事们焦头烂额,这时候,赵勇敏记录的台账起到了重要作用,着实成了“救火队员”。

  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赵勇敏还主动承担起处里案件登记、涉案财物管理、办公设备管理等一系列杂务,工作不打折扣、不分大小、兢兢业业,就像一颗“螺丝钉”。

  在赵勇敏这样无数的一线缉私民警的无私奉献下,2018年,杭州海关缉私部门深入开展“国门利剑2018”打击走私联合专项行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全年,共立案各类走私违法违规案件1205起。其中,刑事立案128起,案值34.68亿元,涉税11.85亿元;行政立案1077起,立案案值23.21亿,涉税2304万元。罚没入库8204万元,补税入库1072.8万元,抓获犯罪嫌疑人397名,移送起诉507人。

  今年,杭州海关将坚决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开展“国门利剑2019”打击走私联合专项行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开展“蓝天2019”行动,打击洋垃圾走私、象牙等濒危物种走私作为今年的一号工程来抓;严密封堵涉枪涉毒走私;同时保持对沿海非设关地走私的高压严打,营造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


浙江法制报 面孔 00016 “缉私先锋”赵勇敏:杭州海关的一颗“螺丝钉” 2019-03-07 2 2019年03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