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八一特稿

延续守江情结,10年里他救起300多人

  本报记者 陈洋根 通讯员 杨留青 实习生 邱淳丽 

  7月30日,杭州最高温达到39℃。下午1点过后,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刘朝玉带着他的“铁三角”搭档跳上巡逻艇,在潮水来临前开展江面巡逻。暴晒在太阳下的巡逻艇,舱内温度能到60℃,还要穿着很“保暖”的救生背心,汗水顺着刘朝玉黝黑的脸颊直往下淌。

  46岁的刘朝玉是杭州市公安局交通(水上)治安分局一名水警。“以前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现在是养兵千日,用兵千日,随时出警和待命。”刘朝玉用这句话来对比当兵时和现在作为一名水警的工作状态。2008年,刘朝玉转业到杭州市公安局交通(水上)治安分局后,延续了18年的守江情结,实现了由武警到水警的成功转型。

  转业前,刘朝玉是武警杭州支队船艇大队大队长,是一名优秀指挥官,大队的基地就在钱江一桥附近;转业后,他是一名基层水警,水上救生、救援、救助成了他最主要的工作。不久前,他的功勋里又增加了一个称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在钱塘江与死神争分夺秒

  “铁三角”是刘朝玉每次出警时的三位搭档,一名船老大负责驾驶巡逻艇、一人负责拍照取证、一人负责在艇上接应并递送救生圈和救生杆等。

  “快上岸,太危险了!”巡逻艇开出钱江三桥后不久,刘朝玉他们就在江面上发现至少有3名游泳爱好者,其中2人未携带任何救生设备,刘朝玉连忙把他们劝上岸。

  “虽然现在江面看上去风平浪静,但暗藏的凶险丝毫不比大潮时少。”刘朝玉说,一些麻痹大意的市民和游客下江嬉戏很容易出事情,出现溺水意外事件。每到夏季,刘朝玉和同事都会增加巡江的频率。

  “巡逻艇从码头出发到一桥要12分钟,到三桥要10分钟,到城市初阳台要15分钟,到四桥要8分钟……”刘朝玉脑子里有一张“活地图”,熟悉辖区江面上的几乎每个点,需要多长时间都能精确掌握到分秒。“救人本来就是争分夺秒的事情。”

  近10年来,刘朝玉和同事在钱塘江中先后救起300余名落水、轻生人员,挽救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浪里白条”救人更救心

  在刘朝玉的工作笔记中,特别记录了每位获救者的个人情况,包括落水的原因,还有个人联系方式等。其中还有不少当初的轻生者一直与刘朝玉保持联系,因为刘朝玉不仅救了他们的性命,还鼓励他们重新振作、回归生活。

  几年前的一个深秋凌晨,26岁的杭州本地姑娘小徐因为感情受挫,在海月桥对面跳江。江水冰凉,小徐本能地使出浑身力气在水中挣扎呼救。刘朝玉接警后火速带3名辅警人员驾艇赶赴现场将小徐救起并送医。经抢救,小徐生命无危险。但刘朝玉不放心,一直在医院陪护小徐至天亮,直到小徐的父母赶到医院后他才悄悄地离开。小徐获救后,还是没能打开心结,刘朝玉不断和她联系沟通,反复劝慰开导。

  三年后,小徐与母亲一行专程到钱江水上派出所给民警们分发喜糖并表示深深的感谢。原来,在刘朝玉的鼓励下,小徐慢慢走出感情伤痛,开始正常人的生活,交往新男友后结婚成家。小徐母亲一直有个心愿,待女儿结婚成家时一定要给水上派出所的民警们发喜糖。

  在警营中,刘朝玉结合自己熟悉钱塘江水性的丰富经验,积极献策,共提出涉及水域治安防范宣传、防潮防盗教育、突发性事件涉水行政单位区域联动、建立水上救援人才信息库、加强水警文化建设等合理化建议20余条,均被上级领导和有关部门采纳。

  值得一提的是,在刘朝玉所在的钱江水上派出所,军转党员民警占75%,几乎都取得了船艇驾驶证和卫生救护考试,个个都是“浪里白条”。


浙江法制报 八一特稿 00009 延续守江情结,10年里他救起300多人 2019-08-01 2 2019年08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