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3版:市井事

这位“领导”四处向群众“借”几百块应急

六七十岁的老人要小心,借的钱有去无回

  本报记者 陈佳妮

  通讯员 李继升 陈清平 陈玮 

  一句话,他能让拆迁房的估价高一点;一句话,他能让水务公司来更新设备;一句话,他能让你有份不错的工作……这么神通广大,“他”到底是谁?昨天,嘉兴警方揭开了此人的真面目。

  我是水务集团工作人员

  今年3月的一天下午,家住海宁市海洲街道的王大伯在家里准备烧饭,这时,一名戴着头盔的50多岁男子走进他家。“我是水务集团的员工,我发现你们小区的地基比较低,自来水设备比较陈旧了,这段时间我会来帮忙修缮的。”

  王大伯有些纳闷:自己没有向水务集团反映过问题啊。但是见人家是主动上门来服务的,王大伯也就没多想,让他进门检测了起来。男子拿着一个机器在王大伯家里来回“检测”。忙了一会后,男子称机器上的钻头坏了,要去买新的,但是身上没带钱,问王大伯借钱应急。王大伯爽快地将身上的400元现金借给了他。之后,王大伯一心盼着“工作人员”买钻头回来,把自来水设备彻底修好,可是“工作人员”却再也没出现。

  我是信访办主任

  4月的一天上午,家住海宁市马桥街道先锋村的许大伯在田里干活时,邻居跑来对他说:有个信访办主任来调研,要向农户了解一下情况。一听是“领导”来了,许大伯赶紧跑去看。

  只见“领导”大约50来岁,模样斯文,他自称信访办的“陈主任”,此次是上级领导派他来进行拆迁的调研,说着还给许大伯递了一支香烟。许大伯抽着烟,说起这次村子拆迁,村民们都希望估价时能高一点。“这个你们别急,我会带人再来评估过的,大家的心情我理解,到时会帮你们评高一点。”听了“陈主任”的话,许大伯等人觉得事情有了谱儿。

  聊了一会后,“陈主任”起身接了通电话,回来后,他苦笑道:“自己办公室的电脑坏了,一会儿要去买配件。”临走时,“陈主任”掏了下口袋,只有100多元,就对许大伯说:“哎呀,我今天出门急没带够钱,您能否先借我500元买电脑配件?我下午还要来找你们签字,到时就还你。”说着还给许大伯留了个电话。

  许大伯赶紧掏出500元钱借给“陈主任”。之后,许大伯一心盼着“陈主任”带人来量他家的房子。可是,“陈主任”却再也没出现。

  我是拆迁办主任

  类似的事件接连上演,这回又是一个新名头。4月上旬的一天,马桥街道的居大伯在自家的新建住房工地上干活,这时,一名自称是“拆迁区块主任”的男子过来和居大伯攀谈,还说认识居大伯的姑父。

  这位“主任”说:“我这里需要招聘6名保安看管这片新建房工地,工资有4000多,我看你就正合适。”说着便让居大伯拿出老年人优待卡拍照登记。“从现在起,你就是这片区域的保安了!”“主任”当场拍板。居大伯听对方说话头头是道,很是信任,“看着很稳重,派头十足。”

  两人聊了一会后,“主任”说要去买点东西,想让居大伯借2000元,过会儿就还他。居大伯对这名“主任”的身份深信不疑,当即拿出了2000元借给对方。

  结局可想而知。居大伯一心盼着“主任”带他去街道里办入职手续,可“主任”却再也没出现。王大伯、许大伯、居大伯纷纷向警方报案。

  真实面目——骗子

  海宁市公安局马桥派出所民警接到群众报警后,经过串并,发现类似的案情在海宁已发生了十起左右。经过缜密侦查,日前,民警在海宁市海昌街道某小区内将犯罪嫌疑人李某抓获。

  经查,李某,海宁本地人,今年57岁,无正当职业。“没有工作嘛,就没钱,只好想点办法弄点钱来用用。”李某交代,今年以来,其多次流窜在海宁多地,冒充各种身份,总计骗得6000余元。“我选择的目标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特别是郊区待拆迁农民房、在建小区或是老旧小区的老人,因为他们警惕性差,跟外界接触少,容易相信我。”李某说。

  目前,李某因为涉嫌诈骗罪已被刑拘。


浙江法制报 市井事 00003 这位“领导”四处向群众“借”几百块应急 2019-08-19 2 2019年08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