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深一度

解决停车难,路在何方

  《人民日报》 吴月 

  周五晚上,忙碌了一周的丁女士开车回家。进入小区,绕了两圈,愣是找不到车位。穿梭在楼栋间,只见不少汽车横七竖八地停着,有的堵住人行步道,有的停在绿化带上,还有的用三轮车占车位。不禁喟叹,找个停车位,怎么这么难?

  近日,不少读者来信反映自己所在城市存在停车难、乱停车的问题,并对停车治理提出意见建议。停车难题如何解?记者进行了采访。

  停车位难找 乱停车行为多

  两年前,北京市海淀区的赵先生摇到了车牌号,没成想,烦恼随之而来。“出行的时候,最怕停车难。”他说。

  “有次我去二环附近办事,旁边写字楼的收费停车场不对外开放,马路边也找不到停车位。”无奈之下,赵先生只能又开了好长一段,找一个比较安全的位置停车,“还要一直担心会不会被贴条。”

  读者来信反映,这种情况并不少见。

  “停车难逐渐由大城市转向中小城市。”上海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工程系主任李朝阳教授说。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停车难问题确实存在,例如停车位明显供给不足的老旧小区、学校在早晚接送孩子期间、配建停车位不足的医院的就诊高峰期间、商业区的高峰期间等。”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教授李瑞敏说。

  不少读者来信表示,由于停车难、无处停车,导致一些人乱停车,有些行为不仅影响居民日常生活,还可能破坏环境,乃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找不到车位,草坪、自行车道、健身场所……在一些车主眼里,成了“停车场”。有读者反映,更有甚者,竟占用消防通道、医院应急通道等停车。

  供需不平衡

  管理待规范

  一组数据,能解释停车难背后的部分原因:据公安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汽车保有量达2.5亿辆,其中私家车达1.98亿辆。全国66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100万辆,其中29个城市汽车保有量超过200万辆,11个城市超过300万辆,北京、成都汽车保有量超过500万辆。

  与之相对的,是一些地方停车位不足。“停车配建标准滞后于汽车保有量增长。”李朝阳教授表示,随着私家车数量的迅速增加,一些城市原有的停车配建标准已不能满足需求,停车设施供不应求。此外,有的城市的停车设施没有经过总体规划,空间分布不合理;部分停车场地没有经过专业设计,利用率偏低。

  “从供需平衡的角度看,在特定的空间、时间范围内,停车需求超过了停车供给,供不应求,就会造成停车难。”李瑞敏副教授说。

  有不少读者反映,在停车管理方面,许多城市都有待完善相关管理措施。特别是老旧小区,“老旧小区空间小、车位少,但物业劝导乏力,城管、交警部门也‘鞭长莫及’。”湖北丹江口市读者舒毅说。

  科学规划建设

  改善停车管理

  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停车场、城乡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等补短板工程。

  李瑞敏副教授认为,首先应科学规划建设,分区域采取不同的停车供给策略,“对于停车需求较为刚性的区域,还是要以满足需求为基本条件。”

  “规划是龙头,建设是主体,管理是灵魂。”李朝阳教授说,当前一些城市缺乏专门机构协调停车问题,管理分散在不同的职能部门,如交警、城管部门等。他建议,改革停车管理体制,“建立一体化的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向统一管理过渡是大势所趋”。

  更具体而言,应严格执法、加强监督。“目前,小汽车在城市占路乱停车的违法成本偏低,应当加强联合执法。”李朝阳教授说,目前,交警执法权限是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违法停车,城管执法权限是人行道违法停车,园林绿化部门执法权限是道路绿化带内的违法停车。

  李瑞敏副教授也认为,对不恰当的停车需求以及一些相应的不鼓励按需停车的区域,要采取一定的停车需求管理措施,例如分区域停车收费、严格执法等。

  此外,还应科学合理利用已有停车设施。“例如通过设置临时停车位、不同单位停车资源共享、停车位分时共享等手段,缓解一定区域、时间内的停车难问题。”李瑞敏说。


浙江法制报 深一度 00008 解决停车难,路在何方 2019-09-11 2 2019年09月1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