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平安巷

网格法官工作室: 法官与群众的“连心桥”

华埠法庭为全科网格员作培训
法院在杨林镇集镇广场巡回审判

  通讯员 段梅 叶诗靖 

  为服务群众,实现百姓与法官能在网格中面对面“话家常”“讲道理”,近年来,开化县法院成立“网格法官工作室”,将“便民窗口”设到最基层。如今,通过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身边,“网格法官工作室”已经成为开化县法院一个众口称善的司法服务新品牌,提高了司法的亲和力、公信力。

  矛盾纠纷源头化解

  近日,马金镇某村内,随着一面围墙被顺利拆除,村民朱某和余某之间多年的“心墙”也就此消除。“‘网格法官工作室’对于我们老百姓解决纠纷来说,方便又高效。网格法官工作细致,办起事来合情合理。”提及为他们调解矛盾的网格法官,两人赞不绝口。

  原来,朱某建房时在家门口留了一条排水沟,紧挨着余某的菜园地。2002年4月的一天,余某突然挖掉排水沟,转而砌起了一面3米多高的围墙。这不仅影响了朱某家的排水,还遮挡了他家的正常采光。从此,两人结下怨恨。日复一日,双方积怨越来越深,“战火”一触即发,村干部、派出所民警多次调解无果。

  不久前,两人再次发生矛盾,村委会遂向“网格法官工作室”求助。网格法官在充分了解情况后,与驻村干部、网格员、纠纷当事人一同,来到现场勘察,并询问了双方的意见。网格法官从法理和人情上告知余某,其私自占用朱某门前的排水沟修建围墙属于侵权行为。经过两个多小时的理性释法和动情劝说,余某表示接受法官的调解意见,同意拆除围墙,双方握手言和。

  在当地,若发生诸如此类的矛盾纠纷,有了网格法官的及时介入,总能最大限度减少群众诉累,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巡回审判”现场普法

  日前,华埠镇某养老院内,一场祖母与孙子间的赡养纠纷,在开化县法院的巡回审判车内被调解。

  “我年纪大了,儿子也‘没了’,只能指望两个孙儿养我。”原告祖母已90岁高龄,在两个儿子相继去世后,只得搬到养老院居住,但每月2000元的养老服务费对于没有经济来源的原告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迫于无奈,她不得不向法院提起诉讼。在法官的主持调解下,两名被告当庭表示愿意赡养祖母。

  “赡养老人是我们应该主动履行的义务,不能等老人来告我们了才醒悟啊!”现场旁听的群众在庭审结束后,不由发出这样的感叹。

  开化县地处山区,交通不便,当事人可以通过“网格法官工作室”,预约就地开庭。网格法官也会定期选取典型案例,把庭审开到田间地头或农家小院,通过让群众感受庭审现场,并听法官释法说理、答疑解问,将“法治”的声音传入百姓心中。

  法官指导“人民调解”

  “调解的时候,我们必须客观公正地思考问题并处理矛盾……”11月5日晚上,长虹乡政府会议室内,网格法官在结束法治宣讲后,又给乡镇干部、人民调解员及网格员进行专题培训,结合典型案例讲解民事纠纷的化解思路。

  近年来,开化县法院各个网格法官团队,都肩负“重任”,在断案之余,陆续前往各自联系的网格开展活动。

  “人民调解是解决社会矛盾的重要的方式之一,‘网格工作室’其中一个任务便是加强对基层人民调解组织的业务指导,不断提高他们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水平,从而达到依靠群众就地化解矛盾的目标。”开化县法院审委会专职委员王佳介绍,法院现已在全县范围内成立了30家“网格法官工作室”,通过法治宣讲、业务培训等方式,逐渐提升群众法律意识,使大量的矛盾纠纷能够在网格内化解,减少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促进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完善和发展。


浙江法制报 平安巷 00004 网格法官工作室: 法官与群众的“连心桥” 2019-11-20 2 2019年11月20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