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平安巷

“我怎么也不能赚黑心钱!”

批发到问题口罩的他主动举报

  通讯员 郑莎莎 本报记者 唐佳璐 

  本报讯 通过朋友圈买到的口罩卖给客户,客户觉得质量不过关,你是装作不知道找其他客户继续卖,还是向工商部门举报呢?台州黄岩区的小丰就遇到这个问题。他的选择是,不仅向工商部门举报,还希望通过法律途径挽回损失。

  今年2月初,小丰收到朋友王某的微信:“有靠谱口罩货源,有销路的话可以供货。”小丰还特地前往工厂,看到加工流水线和产品检验报告后,他才放了心。很快,小丰就找到第一个客户——一个企业联合会性质的协会组织,双方签订了7万只口罩的订单,单价3.5元,当天协会就将货款24.5万元全部支付给小丰。2月26日,小丰如期将货物送到协会验货。验货人员仔细抽查、检验后,说口罩质量不行。

  小丰马上联系王某,但他一问三不知,而且已将小丰预收的包括协会货款在内的40余万元货款打给了厂商。“你就当不知道好了,找其他客户脱手。”朋友劝道。“特殊时期,我怎么也不能赚黑心钱!”深思熟虑后,小丰拨通了工商部门的电话,坦白事情的来龙去脉,并将7万只口罩如数交给执法人员,委托他们送检。经质检部门检测,明确这批口罩有一项检测指标不合格。

  由于小丰事前对口罩质量问题并不知情,获悉口罩有问题后又及时停止交易,未构成刑事责任。但由于未收到合格口罩,预付的货款也未能退回,协会近日将小丰告上法庭。

  经法官协调,双方同意进行调解。面对协会负责人,小丰诚恳表达了歉意。原来,小丰是个电话推销员,刚工作不久,父母也是打工一族,目前无力返还货款。但他在接到口罩质检报告后已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试图通过法律途径追回货款,请求原告宽限一些时间。“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追回来,但自己的责任我得承担,不能躲!”小丰说,如果到时追不回货款,他贷款也会把钱还上。有感于小丰的态度,协会同意多给小丰两个月时间。


浙江法制报 平安巷 00005 “我怎么也不能赚黑心钱!” 2020-05-07 2 2020年05月0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