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市井事

一张二维码背后,是五花八门的网络诈骗

有人专门收购用于赃款“洗白”

  本报记者 王小云 通讯员 邱哲 

  只需手机扫一扫,就能完成支付。如今,二维码支付成为很多人的消费首选。然而,有人打起了歪主意,将商家收款码出租给诈骗团伙、赌博网站等,用于洗白赃款,从中获利。

  5月12日,由龙泉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3起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刑事案件开庭审理,汤某某等人就因此获刑。  

  出租商家收款码成另类“兼职”

  汤某某是龙泉的一名个体户,在网上做生意时,认识了小陈(未归案)。

  2019年9月底的一天,小陈向汤某某提议:“有个‘兼职’要不要一起做?我们找一批商家的收款码,给赌博网站、诈骗分子使用,帮他们走账‘洗钱’,然后通过抽头返点的形式挣钱。”

  汤某某一听,觉得这“生意”既无需投入多少成本,又不用出什么力,于是和小陈谋划起来。

  通过各种方式,汤某某和小陈联系到需要“洗钱”的上家。由于上家明确要求需要某银行单笔转账能达5万元的收款码,于是,他们联系上了能搞到这些收款码的胡某某。

  胡某某很快就接手了此事,还发展了褚某某等5人为他寻找收款码。

  胡某某等人虽然找到了符合要求的收款码,但要取得上家的信任、替其“洗钱”,还要有人在其中牵线并提供担保。汤某某则扮演着这样的角色。

  据汤某某陈述,上家将犯罪所得的赃款,打进胡某某等人提供的商家收款码,他则负责记账,并将所收款项转至上家指定账户。为防止暴露,他们还找了各种类型的,如便利店、餐饮店、服装店等收款码,而且每天打回给上家的指定账户也不一样。

  根据与上家的协议,该团伙按照过账流水的5%收取佣金,然后再在内部分赃。  

  上下游交织的黑色产业链

  2019年10月6日,胡某某的下线褚某某为他提供了一个二手车买卖店铺的收款码。2019年10月7日至8日,上家以网络刷单为由诈骗,通过该收款码得手21999元。

  2019年11月16日,胡某某的其他下线为他提供了一个便利店的收款码。同年11月16日至17日,上家在网络上以卖游戏账号为由诈骗,通过该收款码得手17102.6元。

  ……

  上家以冒充明星过生日、可低价购买耐克鞋、充值返现、网络刷单等方式诈骗钱财,赃款通过汤某某、胡某某的团伙找来的收款码“洗白”,然后又回到了上家的手里。直至案发,汤某某、胡某某等7人共为上家洗白30万余元赃款。

  5月12日,由龙泉市检察院提起公诉的3起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刑事案件开庭审理。其中就包括汤某某、胡某某等7人的犯罪案件。

  本案中,相关被告人自愿认罪认罚,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均被法院采纳。最终,汤某某等人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4年6个月至有期徒刑8个月、缓刑1年不等的刑期,并处25000元至2000元不等的罚金。

  承办检察官提醒,广大商户要看好手中的交易账号,千万不要随意出借,以免犯罪分子利用账号洗白赃款,造成交易账号被查封等不良后果。


浙江法制报 市井事 00004 一张二维码背后,是五花八门的网络诈骗 2020-05-14 2 2020年05月1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