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4版:市井事

价值千万的口罩订单,对方为何迟迟不发货?

警方驱车2000公里,帮企业挽回600余万损失

  本报记者 黄素珍 通讯员 俞露 

  本报讯 与山东的一家医疗公司签了1185万元的口罩采购合同,结果对方迟迟不发货。近日,宁波高新分局梅墟派出所民警历时48小时、驱车2000公里,成功帮助辖区企业挽回600余万元损失。

  5月14日,梅墟派出所接到一家企业报警。原来,3月底,该公司因复工复产,急需一批口罩,采购员黄女士经朋友介绍,认识了自称有口罩货源渠道的林先生。林先生此后介绍黄女士所在公司与山东一家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在线上签订了一份价值1185万元的口罩采购合同。由于当时在疫情期间,黄女士的公司没有派人去山东公司核实情况,只知道对方有上海某品牌口罩的代理资质,不久后便以对公转账的方式,将645万元预付款转给了山东公司。

  合同签订后,黄女士迟迟未见口罩,焦急之中她多次联系对方发货,然而山东公司既不发货也不退款,黄女士无奈之下向警方报案求助。

  接警后,宁波警方立即成立调查小组,赴山东省桓台县开展调查取证工作,通过桓台县行政审批服务局,调取了这家山东公司的企业信息,发现企业信息与报案人提供信息不符。

  为了及时追回款项,民警兵分两路,一路赶到银行,查询涉案公司银行开户信息和流水账,另一路开展外围调查。

  该公司的注册地已人去楼空,打进公司的款项又被迅速转移至其它多个账户。另据当地派出所介绍,已接到多起该公司涉嫌诈骗的举报。

  民警判断黄女士遭遇诈骗,并在当地派出所协助下,找到了该公司的一名销售人员。经过一番“拉锯战”,办案民警终于通过他联系到山东公司负责人。

  起先,该公司负责人向办案人员承诺,将配合调查,但拒绝见面,并声称已经和宁波公司达成和解。民警当场戳穿他企图蒙过关的套路,指出该公司并未取得上海某品牌口罩的代理资质,责令返还相关钱款。

  与此同时,警方发现,该公司账户内余额剩下10余万元。尽管追回所有款项的难度很大,但办案民警没有放弃,多次前往该公司调查取证。最终,该公司在8小时内凑足了600余万元钱款,返还黄女士所在公司。目前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浙江法制报 市井事 00004 警方驱车2000公里,帮企业挽回600余万损失 2020-05-28 2 2020年05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