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9版:面孔

22岁的救援队队长:

第一次献给了“利奇马”

  俞黎新 

  人物名片:

  莫浩,1998年出生,德清莫干山人。担任德清“蛟龙”救援队队长,IRIA ADVISER国际搜救教练顾问、IRB充气式救生艇海岸际救生员、国际野外医学协会高级野外急救员。

  莫浩的家在莫干山下,那里是户外爱好者的天堂,有着堪称江浙沪一带最“拉风”的山路弯道。耳濡目染,莫浩从小就爱上了自行车运动。

  后来,他参加自行车赛事,又组建“蛟龙”应急救援队。作为“蛟龙”应急救援队的队长,莫浩表示,以自己所长去帮助他人,就是他们建立团队的初衷。

  莫浩最早走进公众视野,是在去年“利奇马”席卷浙江的时候,临海整个古城受淹。当时,他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组建的“蛟龙”公益救援队才刚刚成立不到10天。当他们在微信朋友圈看到求助信息后,立即驰援临海。

  他说,虽然当时救援队成立不久,但团队的成员都是接受过国际搜救教练顾问联盟(IRIA)的救援培训和国际野外医学协会(WMAI)的高级急救培训,而且此次救援行动还联合了上海应急救援专业团队,一同前往临海会合。

  抗击“利奇马”的救援行动对“蛟龙”队员们来说是第一次,险情重重。莫浩说,到达临海时是凌晨2点,临海市区蹚水探路,因为积水太深,车子无法进入。

  “积水到臀部位置,但水最深处,要超过1米5。”莫浩描述着当时的险情。除了面对浑浊的积水,两名队员往前走的每一步,还要面对漂浮的树枝、垃圾等物体,还要排查沿街是否有漏电及天然气泄漏情况,积水中还可能有水蛇出没。

  这些,都没有让救援队员的脚步迟疑。5公里徒步,两个多小时,最终第一梯队完成第一轮排查。当天凌晨3点50分,“蛟龙”应急救援队也完成与德清、上海两地救援队员集结,共计13名队员、4台车和5艘冲锋舟。

  第一个救援任务,就是一项挑战。据莫浩讲述,当时接到一名船厂老板求救,灵江江面上的造船厂内有十多名被困船员,由于积水太深无法外出,已经两天没有吃东西。救援队的任务就是将物资送到被困船员的身边,他们顺利完成了任务。

  在夜以继日的救援任务中,“蛟龙”应急救援队的队员们还及时转移了手术后感染需紧急就医的一名男子;及时救助了右脚踝不慎扭伤的女性伤者;及时转移一名左脚受伤并感染的儿童;还有急需转移至安置点的老夫妻等等。

  在此次救援过程中,“蛟龙”救援队的身影也被赶赴当地的新华社记者及时记录下来。其中一张照片,正是莫浩双膝触地,被一名老太太及时抱住的画面。“这一跪是怕老人摔倒,也确实是有些体力不支。”莫浩讲述道。

  而现在,距离那次救援快9个月了,“蛟龙”救援队队员更加专业更加成熟,每当德清有突发事件发生时,莫浩和队员们总是冲锋在第一线。


浙江法制报 面孔 00009 第一次献给了“利奇马” 2020-05-28 2 2020年05月2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