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让公司死亡,我们更想救活它”
欠债1亿元的企业2个月涅槃重生
本报记者 高敏 通讯员 建法
本报讯 投资失利深陷债务危机,建德一家老牌金属粉末生产企业面临高达1亿元的巨额外债,其中职工债权800余万元,今年3月初,企业无奈向建德市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但是,企业的主营产品市场前景良好,“比起让公司死亡,我们更想救活它!”建德市法院民二庭副庭长廖明军说。不到2个月时间,企业涅槃重生。
3月24日,建德市法院裁定受理建德市恒信粉体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信公司)破产清算一案。“公司牵涉的债权人众多,债权债务关系复杂,如果简单机械对资产进行拍卖变价,不但职工工资将无法全额发放,普通债权的清偿率也为零。”廖明军介绍,清算对恒信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而且这家公司是一家福利企业,有33名员工是残疾人,如果清算意味着工人面临失业。“恒信公司生产的铁基铜复合粉末、青铜粉、合金粉等销售稳定,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公司曾达到过盈利五六百万元,行业前景良好,还拥有大面积的厂房、土地及机械设备,持有排污许可证,这都是发展优势。”廖明军说。
法院认为恒信公司具备重整的价值及可能性。在法院监督指导下,管理人以最快速度厘清了恒信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和债权债务关系,对未纳入破产重整范围的债务人公司所有的车辆、对外投资的股权等资产通过淘宝网破产强清平台进行公开拍卖处置,为后续得以顺利转入重整奠定坚实基础。
找到合适的投资人,是重整成功至关重要的一环。各方都尽力挖掘潜在的重整投资人。5月,陆续有多位意向投资人前来接洽。
5月15日的竞价会上,某新型建材有限公司以最高价3700万元入围,超出恒信公司资产的评估价值1000余万元。同日,管理人代表恒信公司申请破产清算转为重整,重整大门正式开启。
5月19日,建德市法院裁定恒信公司由清算转为重整,并于第二天召开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分布在全国8个省市的105家债权人通过网络参加了会议。为加快处置步伐,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创造性地将重整计划草案提交表决。“破产重整下,职工债权和税收债权都能获得全部清偿……普通债权受偿率暂定5%。”管理人在法庭上宣读。截至网络平台表决时点,各项表决事项都获得高票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