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党徽闪耀

彭胜斌:“我心怀法庭情结”

彭胜斌(右二)现场调解纠纷
入党时间:2001年6月
获得荣誉:2010年获评“青田县优秀法官”;2016年被省高院评为“法庭工作
先进个人”;2019年被评为“全国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个人”
向党说句心里话:一代代法庭人用执着的信仰铸就了牢固的基层司法防线。我将永怀执着、无悔的信念,投入到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征程中去。

  本报记者 余春红 通讯员 林珊 叶旭耀 

  拿到起诉书,一看当事人的名字和住址,彭胜斌几乎马上就知道通过哪位乡镇干部、村干部能找到这位当事人。这是他扎根人民法庭11年练就的“本地宝”功夫。

  彭胜斌,青田县法院温溪法庭庭长。他坦言,初到基层法庭时心里还有一点抗拒,而现在的他已经“心怀法庭情结”。

  输出法律人的情怀

  “法庭地处基层,每天面对的就是最基层的老百姓,和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矛盾纠纷。”彭胜斌说,“但这些小官司小案件,对当事人来说可能是一生中唯一一次诉讼,如何让他们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如何让每一起案件都能体现司法的人文关怀,是法庭全体干警一直努力追求的。”

  法庭曾受理了一起人身损害赔偿案。一名从广西到青田务工的23岁女子康某意外死亡在出租房的浴室里。公安机关经侦查鉴定,认定死亡原因为一氧化碳中毒,排除他杀可能,不予刑事立案。康某的父母、丈夫和2个未成年子女作为原告,起诉到温溪法庭,要求房东及与康某同租的人共同赔偿损失90多万元。家属提出,与康某同租的人是雇佣康某在足浴店工作的老板,因此也要承担责任,但又拿不出确凿证据。

  康某与同租人之间是否有雇佣关系?死者自己是否有过错?出租房浴室的热水器有没有问题?一连串的事实问题关系着案件的处理。面对这个疑难案件,彭胜斌亲自上阵,带领庭里的干警走访事发地,展开深入的外围调查。结果发现被告房东是医院的一名护工,丈夫已经去世,家庭经济困难,而另一个被告也是个离婚多年的女性,独立抚养女儿,经济条件也不宽裕。至于死者与同租人之间到底有没有雇佣关系,虽然同租人否认,但有周边群众说同租人确实是死者的老板。

  对基本事实有底后,法庭组织当事人进行了协商。原本情绪激动、扬言上访的原告,对法庭耐心细致的工作看在眼里,内心的不信任和抗拒情绪开始慢慢消融。房东和同租人也同意筹款补偿死者家属。拿到款项的那一刻,死者家属泣不成声。

  此时,死者的尸体存放在殡仪馆已1年有余,保管费近6万元,这对原告一家来说是个天文数字。这已不是法庭该处理的范畴,但彭胜斌主动联系民政部门,为原告争取免除了尸体存放及火化费用。死者家属紧握彭胜斌的手,连连道谢。

  “法律条文是冰冷的,但条文背后那浓浓的司法关怀需要法官用行动去诠释。”彭胜斌在工作心得中写道。

  喜欢去现场的法官

  刚从政法院校科班毕业、走进法院那会儿,在庄严的法庭里坐堂问案曾是彭胜斌理想中的工作状态。但是,17年的职业生涯尤其是11年的基层司法经历,却令他养成了喜欢到现场走走看看问问的习惯。

  “尤其是侵权类案件,我都要第一时间去现场,问问当事人、看看现场情况。”彭胜斌说,“我们常常说‘以事实为依据’,到现场为的就是更接近事实真相。”

  不久前,温溪镇一家公司搭建厂房雨棚,一名工人不慎摔亡。死者家属要求房东和厂房承租人承担赔偿责任。法庭和派出所、司法所迅速介入纠纷处理。“走,去现场看看”,彭胜斌第一时间叫上相关人员前去厂房查看,固定事实。之后,这起纠纷得以妥善处置。

  无论是开庭审案还是组织调解,事关案件事实的现场,彭胜斌总会前去调查走访。下乡进村入户,一来二往,彭胜斌与乡镇、村干部越发熟络,与基层群众拉近了距离,说话、办案也更方便高效,“群众信任你,你说的话讲的理他们就听得进去”。

  近3年来,温溪法庭共计办结各类案件2000多件,调撤率达92.91%,无上访、无错案。法庭先后2次被省高院评为省级模范五好法庭,1次被评为省级星级法庭。

  “为基层老百姓化解矛盾纠纷,真心实意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困难,让他们真切感受到法律的力量和温暖,是我的职责,也是我的心愿。当事人的一句道谢,都会给我莫大的满足感、成就感。”彭胜斌说,“这或许就是我的法庭情结吧。”


浙江法制报 党徽闪耀 00002 彭胜斌:“我心怀法庭情结” 2020-07-01 2 2020年07月01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