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16个民工一年的工资付不出来怎么办?

“老娘舅”出马,安排!

  通讯员 周玉南 兰千卉 本报记者 江胜忠 

  “真是太感谢你们了!帮我解决了一个棘手的大问题啊!”日前,在金华市婺城区矛调中心,当事人裴某握着“老娘舅”张路前的手连声道谢。

  裴某是金华市某工程项目的一名分包商,雇佣了嵇某等16个民工参与建设,因项目施工时间较长,进程中产生用工材料费用上涨等问题,造成实际费用超出工程款预算,“民工工资付不出了,民工们天天来找我要钱,我也实在没办法,今年大家都特别难,16个民工一年的工资不是个小数目,我根本没能力垫付。”裴某曾多次请求工程承包公司预付部分工程款以解燃眉之急,但都遭到拒绝,于是,他带着民工们向婺城区矛调中心申请调解。

  婺城区矛调中心充分发挥常驻中心的劳动争议调委会的作用,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进行联合调解,并派出“金字招牌”——“老娘舅”张路前。最终,工程承包公司同意以借款形式帮助分包商裴某解决民工工资问题,纠纷得以圆满解决。

  张路前是婺城区的特聘人民调解员,他所在的“老娘舅”团队是婺城调解的一块“金字招牌”,成立不到1年时间已成功调解近200起矛盾纠纷,不少群众还慕名前来找“老娘舅”解决问题。

  周某与董某驾驶的2辆电动自行车发生碰撞,造成董某右肩锁骨骨折,双方就赔偿问题产生争议后,主动来到区矛调中心,经“老娘舅”调解,当天就达成了和解协议。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在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中,特聘人民调解员发挥了重要作用。”婺城区委政法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特聘人民调解员是婺城区为深化诉源治理推出的特色动作,由区政府出资,择优选聘调解经验丰富、群众威信高的人员充实到矛调中心、法庭和部分重点镇街民情民访代办站,完善诉前调解机制,加强多元化解,提高矛盾纠纷诉前化解率。在特聘人民调解员的“加持”下,婺城区矛调中心到目前已成功调解矛盾纠纷300余起,其中包括9件信访积案和85件重大疑难案件;信访事项办结率升至100%,群众满意率达98.2%;新增积案率同比下降77.8%。


浙江法制报 一版要闻 00001 “老娘舅”出马,安排! 2020-07-29 2 2020年07月29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