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要闻

令蒋大妈心急如焚的难题,15分钟搞定

这种“点单式”调处已成为“样板模式”

  通讯员 朱铁军 王挺 王丽娟 陈伊莎

  本报记者 朱蓓蓓 江胜忠 

  “太感谢你们了,我们两家的房子终于可以顺利结顶。”近日,义乌后宅街道西关田村村民方某和傅某在街道矛调中心调解室里握手言和,并向调解员、民情民访代办员致谢。

  此前,方某来到后宅街道矛调中心民情民访代办窗口,诉说了自己和邻居傅某因建房引起的纠纷。工作人员随即将此事分流到人民调解窗口,并通知傅某、村两委、共建委负责人、市规划局工作人员等前来参与调解。得益于后宅街道推出的大调解工作机制,这起纠纷很快得以圆满化解。

  大调解机制推行首问负责制,将责任落实到部门、落实到人,按照“首次接访、全程跟踪、负责到底”的原则,对分流到有关单位调处的矛盾纠纷进行痕迹跟踪,随时掌握调处进度,及时了解调处结果。

  “点单式”调处,则是义乌苏溪镇矛调中心的特色。群众来中心上访,接待人员依据其上访事项“点单”相关职能负责人出面处置,“谁首接,谁负责;谁代办,谁负责”。

  家住苏溪镇溪北村的蒋大妈原先是低保户,因为种种原因,今年她家的低保补贴被取消了。心急如焚的蒋大妈向镇矛调中心求助。接待人员直接“点单”了镇民政办主任作为代办员。结果,仅仅15分钟,蒋大妈的问题就解决了。目前,“点单式”调处作为样板已在全市推广。

  在义乌佛堂镇,因当地某房地产开发商拖欠员工工资,近百名员工来到镇矛调中心上访。镇矛调中心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过“浙里访”和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将情况汇报至佛堂镇相关负责人,并整合派出所、劳资纠纷仲裁委员会等相关职能部门及时介入,同时发动片区党员、网格员进员工家庭积极调解、安抚情绪。在中心及时调处下,涉事企业很快将员工工资发放到位,避免了矛盾升级。

  将信访案件通过大数据传输至“两平台”——“浙里访”平台和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是义乌各镇街矛调中心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浙里访”负责收集上访至市级部门的案件,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服务平台负责将案件分配至各相关责任片区,由片区网格长或相关职能负责人及时跟进处置。

  14个镇街矛调中心是义乌市矛盾纠纷调处体系中的“前哨站”,加上当地共建委、矛盾纠纷量较大的村(社区)级矛调中心站点等,已实现矛盾纠纷调处在义乌全市的全覆盖。

  亮点特色我来说

  义乌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陈小忠:

  义乌市委提高站位谋划,布局好矛调中心的硬件配套设施,完善“1+14+X”矛调中心建设体系,即在高标准高水平建好市级矛调中心这个“1”的同时,进一步提升“14”个镇(街道)级矛调中心,并推动共建委及矛盾纠纷总量大的村(社)建立“X”个矛调中心站点,实现“市-镇街-共建委-村社”四级全覆盖。同时,义乌市各镇街矛调中心坚持以“党建+单元”为引领,紧紧抓住“矛盾调解”这一重点,从提高人员服务意识入手,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化综合服务平台,完善中心“点单式”“一站式”服务,做到“请进来、迎上去、登门办”,实现矛盾调处的软件“优化升级”。


浙江法制报 要闻 00002 令蒋大妈心急如焚的难题,15分钟搞定 2020-08-20 2 2020年08月20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