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39版:大考

桐庐县:

从“城南样本”到“瑶琳速度”

风雪交加夜坚守在岗位上
群防群治,摸排细查
通过“雪亮工程”全天24小时对疫情防控卡口、隔离点工作规范化进行远程监督

  本报记者 王索妮 通讯员 吴军 陈学勤 

  站在夏日气息最浓的桐庐街头,感受着“中国最美县”的别样诗意,每个人都更懂得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宁静。

  这里是“中国快递之乡”,虽距武汉千里之外,却在1月底2月初迎来抗击疫情大考时刻。如今,“解封”不“解防”,防控的弦并没有松懈:戴口罩、测体温、扫码出入,勤洗手、少聚集、保持距离,疫情防控常态化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在延续。

  一键“暂停”,一键“重启”,从来没有一股力量如此整齐划一。这一切背后,蕴藏着基层社会治理中管理、服务、组织、联动等多重看似微小琐碎却精妙关键的环节。

  与时间赛跑 打响“城南保卫战”

  2月2日深夜,桐庐县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灯火通明。

  自1月27日首例病例确诊,桐庐已连续多日有病例发现,且大部分确诊病例分布在城南街道。2月2日晚,桐庐召开紧急会议,对情况进行分析梳理。

  2月3日,一场紧急行动在城南街道展开——战“疫”防控城南“战区”指挥部正式成立,县领导直接挂帅十大“战区”;700余名机关党员志愿者连夜集结入社区,拉开网格作战计划;“最严”管控措施也在当晚发出——2月4日凌晨起,桐庐县部分区域实施出行管控。疫情防控,城南胜则桐庐胜,“城南保卫战”正式打响!

  既要守住出入城南街道的“大门”,又要牢牢守住街道里每个村(社区)“小门”,怎么“守”,考验着政府的决策和应变。

  进入状态之快,亦是桐庐“铁军”本色。短短一夜间,城区所有小区门口都有志愿者值守。桐庐在城南“战区”构建起“社区-居住小区-网格”三级管理架构,在各村社81个网格基础上,细化303个作战单位、197个管控卡点,采取“定人、定岗、定时、定职、定责”五定工作法,实现组织动员在网格、任务执行在网格、问题发现在网格、防控服务在网格、责任追究在网格。

  去过哪里、接触过谁、是否有异样……每家每户的情况都清楚地记在工作本里。正是这些扎实、细致、精准的工作,才将一个个社区打造成严密、安全的抗疫堡垒。

  阻断人员流动后,生活怎么办?面对千家万户,各种问题千头万绪之时,守望相助的基层智慧不断涌现。

  编印“网格人口信息本”,提前研判人口流量,适时调配服务力量,保证管控力量充足;优化卡点通行程序,开发“卡口防疫管控系统”,减少居民验证等待时间;依托业主微信群收集需求信息,主动提供食材、药品代购,开发战“疫”服务一点通小程序……县域治理现代化示范县的“城南样本”也随之立体丰满起来。

  筑起“红色防线”

  书写“红色逆行”

  2月14日,瑶琳镇琴溪村郭某某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突如其来的疫情,让琴溪村成为另一个困难重重的“应试现场”。

  2月14日8时30分,瑶琳镇指挥部召开会议研判,对琴溪采取封闭式管理,同时要求与郭某某有过接触人员立即向村委报告;9时,琴溪村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成立,抽调政府、卫生院、派出所等单位50余名精干力量下沉琴溪,在原有5个网格的基础上细分为20个微网格,实行“微格化”管理。

  为及时掌握接触人员及有发热、咳嗽等症状人员,微格员们日夜奋战在排摸一线,仅用2天时间就完成第一轮排摸。驻村组长同时又是老党员的钟兴华2天甚至走破了一双鞋。速度加力度,瑶琳镇最终交出疫情大考优秀答卷。

  一名党员一栋楼,一面党旗一个村,一个阵地一堡垒。疫情防控阻击战一打响,桐庐就用最硬组织堡垒筑起最严疫情防线,以楼道“红管家”为载体,用最强先锋模范成就最美“红色逆行”。

  桐君街道迎春社区地处老城区,其中“康乐网格”大部分建筑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有17幢村民自建房,是一个敞开式、无物管的老旧小区。

  “都记不清每天要跑几趟楼道了。”作为迎春社区“红管家”,徐加庆每天都要询问楼道内隔离人员的生活近况。当发现一条“横村确诊患者拒不执行隔离救治被公安带走”的信息在业主微信群里传播时,徐加庆第一时间向街道社区核实,得知为假消息后立刻在群里辟谣,并告诉大家相信党和政府,不信谣、不传谣。

  一面面党旗高高飘扬,一个个党员干部挺身而出。战“疫”期间,江南镇窄溪村前村网格党支部党员徐一飞的父亲过世,他顶着压力3天料理完父亲的后事,毅然返回战“疫”一线。他动情地说:“父亲是党员,他生前一再叮嘱我,共产党员就应该在急难险重时冲锋在前,我不敢忘记。我相信他一定会理解我的。”

  智慧防控

  精准科学指挥强

  “大决战”后的复工也并非易事,特别是桐庐外贸占比近四分之一,压力不言而喻。

  为此,桐庐专门召开战疫情促发展暨奋进2020大会,提出六大攻坚战,其中包括快递回归攻坚战,要实现“快递人之乡”向“快递产业之乡”的跨越转变,在会上明确时间表、路线图、责任书。

  从富春江一桥、二桥恢复通车,从第一批工人乘坐专列回到企业,从第一个景点迎来首批游客,城市逐步走向常态运行。3月初,桐庐全县工业企业复工率达100%。这得益于桐庐不仅将社会治理现代化理念运用到疫情防控上,也运用于复工复产上。

  疫情防控信息是方向、准确是底线、及时是生命。桐庐聚焦初期防控数据质量差、报送效率低、管理多头性等问题,查症结、出实招,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发了“桐庐县疫情防控信息报送系统”,整合各部门下发报表,将原本的十几张表浓缩为2张表。通过该系统运用,到截稿时,桐庐累计核查数据193批21835人,排摸重点区域返乡及来桐人员2284人,实现“账本清、管控实”。

  根据疫情发展变化,桐庐又及时调整防控力度和措施,从初期的严防严控及时稳妥向精准智控转变。在精准智控阶段,按照分类、分区、分级防控的原则,根据辖区内病例、密接、重点人员、发热病人四个维度对全县207个村、社区、经联社绘制“三色疫情风险图”,把风险等级分解到最小作战单元,为各乡镇(街道)和部门疫情防控、企业复工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面对“三返”潮,桐庐还综合运用应急指挥大联动平台,坚持“人防+物防+技防”多管齐下,压实出租房东和企业法人主体责任。全县根据红色高风险、黄色中风险、绿色低风险,分别提出管控建议,从层层设卡到分类处置、从“一刀切”到有序畅通,实现了重点人员管住、疫情有效管控、正常生活保障、企业复工有序。


浙江法制报 大考 00039 从“城南样本”到“瑶琳速度” 2020-08-27 2 2020年08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