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88版:大考

文章导航

永康市:

精密智控确保“两战赢”

网格员宣传防疫知识
加强人员流动管控防护
加强卡点重点堵控防护
网格员在服务

  通讯员 池若媚 本报记者 江胜忠 

  作为我省重要的工业制造基地和外来建设者输入大县,今年以来,永康市依托“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开创性地使用“四色预警”工作机制,采用网格化管理、智能化手段加强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不断推动疫情防控由“封闭式管控”向“精密型智控”转变,打造“五层防护圈”,全力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场“大战”。

  首创“四色预警”工作机制

  疫情初期,永康市创新提出“四色预警”工作机制,将预警对象划分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进行分类处置和管理,其中,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或高度怀疑未确诊的病例为红色预警对象;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者和有流行病学史、有发热等症状但普通筛查阴性的患者为橙色预警对象;从湖北返永、来永没有任何不适症状的人员为黄色预警对象;没有流行病学史的发热病人且无明显其他症状的为蓝色预警对象,通过严密防控,切断“行走的传染源”。

  永康细化排摸工作,建立数字化排查库,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手段,全面滚动排摸湖北来永及其密切接触者;开展网格化排查,全市16个镇(街道、区)646个网格全员动员,挨家挨户上门走访,掌握动向、追踪到人、登记入库;进行卡点排查,在高铁站、汽车站、高速路口等设置15个交通卡点,24小时开展“一测三问三登记”;开展门诊筛查,各医疗机构发热门诊接诊患者符合标准的,全部上报指挥部入库。

  对入库排查人员,根据近两周流行病学史情况,是否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呼吸道症状,初步门诊检查结果,是否为密切接触者等因素,划分为红色、橙色、黄色、蓝色四色预警。在此基础上,永康落实责任,精准监控,盯牢每一名“四色”人员:对红色预警人员,由指挥部指定定点医院负责,实行医院留观、救治;对橙色预警人员,由指挥部指定疾控部门负主责,公安、医院配合,设置集中医学隔离观察点进行管控处置,每日进行两次体温测量,发现异常及时送医;对黄色、蓝色预警人员,实行“1+5”联络卡机制,即每名预警人员必须确保有一名网格员、一名责任医生、一名村干部(或社区干部)、一名镇(街道、区)干部、一名辖区民警。

  通过实践,永康发现,黄色预警人员是“四色预警”分类管控的重点、难点。对此,永康实行“四书一卡”管理,与管理人员签订责任书,与管控对象签订居家隔离承诺书并发放医学观察告知书,向本人、所在村或者社区送达告知书和“1+5”联络卡,并在村公示栏公开。各镇(街道、区)工作人员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采取邻里守望,畅通8890、110等举报渠道,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实行“四色预警”工作机制后,永康将所有存在风险的预警对象清楚分类、有效管理,从而切断传染源和传播渠道。同时,该机制还明确了各级党组织、各部门的职责,方便相关部门各司其职。由于效果突出,这一做法很快在金华市全面推广。

  构筑“五层防护圈”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永康市不断推动疫情防控由“封闭式管控”向“精密型智控”转变,打造“五层防护圈”,坚决守牢疫情防控最小作战单元,确保复工复产与疫情常态化防控安全进行。

  第一层是卡点重点堵控防护圈。全面实施省健康码“一码通用、分类管控”,多层次落地核查。在全市5个高速卡点+2个站(火车站、高铁南站)设立重点查控,严格按照“四问一劝三联动”规范,问明身份、行程、来永目的、健康码情况。

  多部门分类处置。公安、卫健、镇(街道、区)等单位联合处置,实行“一测一验三登记”,体温异常的当场送医;重点人员分类分级由属地带回落实集中隔离或居家隔离措施。

  第二层是数据研判精控防护圈。加强大数据排查,综合利用外卖订餐、出租房和旅馆业登记、网约车出行等数据,倒查水表、电表数据,排摸出重点区域返永人员,结合“四色预警”系统分级分类管控。

  加强车辆动态管控。建立重点车辆数据库,依托物联感知系统等,梳理出重点车辆6599辆,并与全市100余个卡口实时碰撞,强化路面核查比对、拦截核验。

  加强智能感知。综合小区探头、智能门禁等感知设备,实行24小时高效精准智能管控。公共场所、交通场所、大型商场增加视频监控、红外测温等,二维码扫描快速登记人员信息,实行异常体温自动报警、迅速处置机制。

  第三层是人员流动管控防护圈。守牢用工门,凭“绿码+测温正常”上岗。

  守牢公共场所门,公共场所、交通场所、企业、宾馆、商超、餐馆全面落实“亮码+测温+核验身份”进入制度。

  守牢入住门,各村(社)根据“三色智控”(5969个“绿色”单元“便捷进出”,151个“蓝色”单元“受控进出”,0个“橙色”单元“严控进出”)落实村(社区)健康码查验管理。

  第四层是网格落地细控防护圈。建强网格体系,建立四级作战体系,其中第一级行政村(社区)421个,第二级社会治理网格646个,第三级网格小组6588个,第四级微网格32195个,逐级明确责任人员,第一时间跟进核实人员信息,做到一日一报、日清日结、一个不漏。

  细化网格作战,压实网格区块管理责任,充分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网格细查、扫码核查,及时摸排、妥善处置“三返”人员,确保实现重点人员“终端管控”。

  充实网格力量,村(社区)党员干部、机关单位在职党员干部(职工)、责任社区医生、流管员、在职党员(志愿者)、楼道长等充实到网格员队伍中,强化一个楼道一名楼道长、一个微网格一个基层堡垒体系。

  第五层是全民哨兵监控防护圈。坚持全员发动,注重发挥党员干部、村民代表作用,带动全民参与、群防群治。

  明确申报制度,来永返永人员到达居住地1小时内须主动向村(社区)报告;用人单位、出租房房东、宾馆(酒店、民宿)主动报告外来人员抵永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违者依法追究责任。

  设立有奖举报,各镇(街道、区)加大举报有奖宣传力度,充分发动群众参与。


浙江法制报 大考 00088 精密智控确保“两战赢” 2020-08-27 2 2020年08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