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98版:大考

文章导航

义乌市大陈镇:

同心战“疫” 彰显担当

严守关卡
摸排信息
元宵节慰问一线工作人员
慰问守卡人员
许永利工作中

  本报记者 吴杭 通讯员 龚艳 

  新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新春佳节的平安祥和。

  面对疫情,义乌市大陈镇广大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积极参与到这场战“疫”之中。他们硬核坚守践使命、无畏逆行显担当,筑起了阻击疫情的大陈“长城”。

  三级“塔群”作战

  1月24日,除夕夜,本是举家团圆的日子。但大陈镇党委书记丁艳丽只匆匆扒了几口饭,便回到疫情防控工作岗位上。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根据上级要求和部署,大陈镇很快搭建起“党建+单元”三级“塔群”作战体系,组成7个一级作战单元、433个二级作战单元和2813个三级作战,涵盖工业网格、区域党委、出租房、小区和教育五大阵地,整合工作力量,吸纳党员、乡贤、志愿者、民兵等共同参与,实现作战网络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

  “根据大陈实际,我们提出了‘1+1+1+X’线上线下‘双线开战模式’,保证防控无盲区。”丁艳丽介绍说。3个“1”分别代表“1”条链路(完善1条“党建+单元”作战塔群链路)、“1”支队伍(用好1支党群突击队)、“1”个党群疫情服务点(建好1个服务点),“X”表示“X”个巡查小组,对“巡点、验码、测温、维序、宣传”等各项防疫工作开展线下实体巡查。

  有了作战塔群,指令能在第一时间层层传达到位,形成5分钟快速反应圈。为全面掌握外来务工人员返回大陈的真实情况,镇党委委员、“党建+出租房”一级作战单元负责人陈兴弟在群里发出指令,要求全面登记大陈镇出租房信息。指令迅速传达到二级单元,再传达给7个三级作战单元,全镇房东接令后立即行动起来,与镇工作人员一道排查租户人数、相关人员14天行程轨迹等信息,并以电话、微信等形式告知租客义乌防控现状、防疫政策及开市开学等具体情况。

  如今,三级“塔群”作战体系被保留固化下来,成为当地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经验。

  “红色朋友圈”作用凸显

  “小丁,我要2斤豆腐,本地盐卤豆腐,包馄饨用”“我要五花肉1块、新鲜香菇1斤”……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大陈镇各村实行封闭管理,每天晚上,红旗村“红色朋友圈”各微信群便会叮咚不止,老百姓在群里“点菜”,村“红色代跑员”、预备党员丁亨会详细记录在册,第二天统一代买。

  红旗村去年年初就扛起了大陈镇“红色朋友圈”试点的大旗。这个村由8个自然村组成,其中本地人口 1817人、外地人口3200余人,是个名副其实的大村。包含村两委群、党员联户群、村民群等微信群在内,覆盖全村的“红色朋友圈”,则为村民自治开辟了新渠道,也使得村民办事不光“不出村”,还能“不出门”“零跑腿”。“我们欢迎村民在‘红色朋友圈’里提出需求、反映问题、建言献策,村两委也对村民郑重承诺,小事当日答复、大事三日答复、疑难问题一周答复。”红旗村党支部书记陈洪棋说。

  “红色朋友圈”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作用凸显。2月20日晚11时40分,“新红旗人”阮先生和妻子从福建回到红旗村,此时,2名党群突击队队员已在他们家门口等候,检查夫妻俩的健康码,并测量体温、填写表格、发放通知书。“回村前一天,我们在‘红色朋友圈’里发送消息告知村里,没想到村党员干部们早早守候在门口,等我们回来。”不到15分钟,阮先生夫妇就回到出租屋内。

  撤卡不撤防,退守不失守。义乌用最大热忱欢迎“新义乌人”回归,红旗村也用最周到服务欢迎“新红旗人”回家。村委会主任陈黎明说,村里主要从房东、企业主入手,通过“红色朋友圈”与“新红旗人”迅速建立联系,提前得知回村时间,第一时间做好检查登记,完成一人一档。

  截至目前,大陈镇已建立“红色朋友圈”1933个,红色网格全覆盖。

  “大考答卷”令人满意

  大疫如大考。这场疫情是检验大陈镇党群队伍战斗力的试金石、培养党员干部的练兵场,最终答卷令人满意。

  90后许永利是大陈镇西岸村党支部书记,也是该镇最年轻的村支书。为阻断疫情,西岸村在村入口处设置了检查岗,负责进出人员体温监测、疫情排查。检查岗24小时有人值守,党群志愿者两人一组,一天三班,晚上12点到早上8点的“凌晨班”是其中最辛苦的一班,而许永利的值班时间永远排在这一班。

  “我年轻,又是书记,关键时候必须带头,尽量安排年纪大的党员干部、志愿者白天值守、晚上休息。”许永利白天要处理村庄大小事务,晚上隔一天就要轮到“凌晨班”,辛苦得嗓子都哑了。但他“轻伤不下火线”,实在太累了就在车上眯一会,醒来后继续工作。

  正月初八是义乌市人大代表、大陈镇灯塔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主任楼初八的70岁生日。作为该镇年纪最大的村支书,楼初八也一直战斗在抗击疫情最前沿。镇领导怕他年纪大,吃不消,不让他在一线站岗,但他却不肯闲着,不是在卡口检查就是在村里巡逻,常常忙到深夜,第二天清晨6点又雷打不动起床继续工作。他还和同为党员的儿子一道,将价值6万元的抗疫物资捐给了镇里。

  在大陈镇,无数个“许永利”“楼初八”挺身而出、迎难而上、勇毅而行,汇聚起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阶段性打赢大陈镇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浙江法制报 大考 00098 同心战“疫” 彰显担当 2020-08-27 2 2020年08月27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