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银发族”如何跨越“数字时代”鸿沟
新华社
随着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普遍享受着移动互联网带来的便利。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国2亿多老人中,相当一部分正饱受“数字鸿沟”困扰,支付、看病、出行面临诸多困难。有调研显示,60岁以上人群中使用电子支付的比例仅为50%左右,尤其是在数字化程度较高的城市中,老年人面临的“数字鸿沟”问题更加凸显。
“遗忘的角落”
如今,对于许多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去医院挂号、缴费、看病、检查就像在走迷宫。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北京西城区的宣武医院,在门诊楼一楼大厅,81岁的陈老太太告诉记者,每次看病前都需要儿子先在网上预约,再由儿子陪同就医,她如果只身前往恐怕连取号都难。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能够进行移动支付的老人中,有的靠自己学习摸索,也有的在子女指导下完成操作。据不完全统计,在60-70岁的老年人群体中,不少人可以完成手机预约挂号、移动支付等操作,但在70-80岁的老年人当中,现金支付仍然占据最重要的位置,老年人对现金支付具有很强的依赖性和很高的信任度,对移动支付则知之甚少。
日前,中国社科院国情调查与大数据研究中心、腾讯社会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老年互联网生活研究报告》显示,46.3%的中老年人从未用过手机支付,36.4%的中老年人偶尔用,只有17.4%的中老年人经常用。
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温信祥日前在第九届中国支付清算论坛上也表示,“今年年初,我们在七个省份开展了支付领域数字鸿沟问题抽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两万余份,其中未使用电子支付工具的受访者比例为17.6%,其人物画像的特点为:老年人、低学历、低收入、退休人员、农村地区。”
“恐惧心理”
盘古智库老龄社会研究中心副主任、适老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李佳表示,部分老年人不能接受移动支付、甚至抵触数字化金融工具的现象并非今天才出现。“从开始使用银行卡的时候,有些老人就遭遇了银行卡诈骗,进入数字支付时代,老人更会对新事物产生排斥和恐惧心理。”
“我们老年人不愿使用手机支付,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恐惧。”在北京一家老字号餐厅里,75岁的吴大爷告诉记者,安全仍是多数老年人是否使用手机支付考虑的首要问题。“而且,身边很多老年朋友并不会真正感受到便捷,甚至很多老年人觉得自己学不会新事物。”
记者在北京崇文门新世界商圈也随机采访了多位年轻人,大多数人表示父母们主动学习意愿并不强,但会帮助父母更好地使用智能手机。
多个相关机构调研结果也显示,手机银行和支付APP界面复杂、字小看不清、表述看不懂、绑卡和密码验证流程太复杂,也是导致老年人对数字金融工具“敬而远之”的重要原因。
近日,宁波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协会等机构完成了一份题为《宁波老年人数字化金融工具使用情况研究》的调研报告,总结了一些老年人在使用数字化金融工具时实际存在的问题:66.7%的老年人反映,手机银行页面上展示的功能过多,部分功能查找比较麻烦;93%的体验用户反馈,手机银行页面的字体过小,老年人常用的功能没有清晰展示出来。所有体验用户都反映,部分提示性问题难以理解,特别是关于免责方面的条款,表达过于法条化,晦涩难懂。
“为打消老年人的疑虑和担心,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应该采取积极举措。”李佳表示。
记者了解到,一些银行以及非银行支付机构已经行动起来。如中国银行在手机银行平台正式上线银发专区,在满足老年人金融需求的同时,提供在线问诊、线上采购、学习等非金融服务。
微信支付相关负责人表示,微信支付在尝试以低门槛的创新数字化向中老年用户提供各种数字支付服务。亲属卡功能让子女在微信上为老人消费代付。另外,一键绑定功能使老年人在银行卡线下开户时,可一键绑定微信支付。
多渠道助力
专家建议,全社会各方要从三个方面形成合力,帮助老年人跨过“数字鸿沟”,跟上“数字化时代”节奏。
业内人士建议,老年人“数字扫盲”应成为社会课题,政府应作出制度性安排,出台相应专项政策。政府在信息化和数字政务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老年人需求,设置过渡期和特殊人群服务通道。李佳强调,要确定规则,帮助老年人在使用数字金融工具过程中避免受骗、保证资金安全。
在社区层面,《宁波市老年人数字化金融工具使用情况研究》建议,要充分利用社区等基层宣传渠道和资源,如老年人志愿者队伍,使用适合老年人的话术,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温信祥也强调,应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使用知识、加强风险提示;采取“社区志愿者”“公益数字大使”等方式,针对弱势群体需求开展数字技能培训。
在家庭层面,李佳表示,家庭成员需要有更多的耐心来鼓励和引导老年人。“家庭可以开设专门的卡号、转小额的钱,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帮助老人接受这项新事物,一旦发生问题也不要去指责老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