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战疫情 保民生 促发展

浙江法院十佳执行典型案例发布

  本报记者 许梅 

  本报讯 11月19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和浙江法制报在温州联合发布“战疫情 保民生 促发展”十佳执行典型案例并开展座谈,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从负债4.75亿到“无债一身轻”》等10个案例获评十佳。

  从冻结的账户中划出执行款,让5年来坚持还债的诚信债务人在疫情期间不至于流落街头,有钱租房;

  为保证口罩不断供,通过柔性措施让租用破产企业厂房的医药企业正常生产;

  帮助家具城、皮革城的商户复商复市,多方协调寻求最佳腾空方案;

  ……

  疫情发生以来,“善意执行”成了浙江法院执行工作的又一关键词,法院更多在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复工复产上想办法,为浙江复工复产和经济持续回升提供了强有力的服务保障。

  今年5月中旬,为充分展示和宣传浙江法院执行工作的担当作为,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局和浙江法制报联合开展“战疫情 保民生 促发展”执行典型案例专题宣传活动,以典型案例宣传鼓舞士气、弘扬正气、唱响主旋律、促进工作。

  活动得到全省法院的热烈响应。截至10月上旬,共收到全省法院提供的案例线索和素材60余个。为充分挖掘和报道好这些优秀案例,浙江法制报第一时间成立专题报道组进行深入采访,《浙江法制报》、浙江新闻客户端、平安鼎、浙江天平微信公号等省级重点媒体对典型案例进行了大篇幅深度报道,文字、图片、视频同步宣传,不仅拉近了受众和案例的距离,更让读者在案例中体会到浙江法院“善意执行”的理念和做法,引起了强烈反响,9篇案例报道仅在浙江新闻客户端一端的阅读量就超过50万。

  在前期深入报道宣传的基础上,10月下旬,浙江法院在综合投票、宣传反响以及专家的评议意见后,最终产生出“十佳”执行典型案例。

  这些典型案例是抗击疫情期间全省法院充分考量疫情的特殊背景和市场主体的生存发展实际状况,依法、灵活、善意、创新执行,以执行保民生、促发展的缩影,更是浙江法院贯彻“善意文明执行”理念、落实“六稳”“六保”任务要求的典范。案例涉及“六稳”“六保”的方方面面,有保民生的,如湖州吴兴法院以善意执行保住民生“菜篮子”,丽水缙云法院通过对企业机器设备“活封”助企业起死回生,也让工人拿到了工资;也有保市场主体的,如温州鹿城法院通过6小时的股权解冻为企业争取新的融资,金华婺城法院宽限15天帮企业保住千万元的外贸订单……

  “抗击疫情、助力复工复产是今年法院执行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最大的大局。”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执行局局长魏新璋说,“战疫情 保民生 促发展”主题宣传是在今年抗击疫情、复工复产、两手抓两战赢的特殊背景下进行的,有着特殊的重要意义,入选案例不仅充分体现了执行工作服务大局、服务企业、服务民生的职能作用,也体现了浙江执行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的统一的工作成果。他特别提出,执行宣传在解决执行难工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全省法院要做好执行工作和宣传工作相结合的文章,做好媒体融合,让更多的人通过媒体宣传理解执行、支持执行、敬畏法律、尊崇裁判,提高履行生效裁判确定义务的自觉性。

  座谈会上,媒体记者代表、获奖代表和十佳案例当事人代表等分别发言。

  2020年“战疫情 保民生 促发展”浙江法院“十佳”执行典型案例

  1.杭州市下城区人民法院《从负债4.75亿到“无债一身轻”》

  2.余姚市人民法院《信用修复让这家企业起死回生》

  3.温州市鹿城区人民法院《股权解冻6小时又重新冻结——如此“折腾”为了啥》

  4.湖州市吴兴区人民法院《法官用心执行,大“菜篮子”保住了》

  5.海宁市人民法院《扣划的执行款为何要还给被执行人》

  6.绍兴市越城区人民法院《善意执行助“菜篮子”企业渡过“担保劫”》

  7.金华市婺城区人民法院《宽限15天保住企业千万元外贸订单》

  8.舟山市中级人民法院《疫情阻断不了上亿标的的执结》

  9.台州市路桥区人民法院《14小时清空腾退50亩厂房》

  10.缙云县人民法院《是保工人的工资还是保企业生存》


浙江法制报 一版要闻 00001 浙江法院十佳执行典型案例发布 2020-11-20 2 2020年11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