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法律扶贫”行动 为百姓送去“及时雨”
明年还将扩大招募和派遣范围
本报记者 陈毅人
为被家暴的妻子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帮助无辜快递小哥证明清白、线上直播宣传宪法与民法典……今年,我省法律援助志愿者奔赴省内16个法律服务资源严重不足、有明确需求的县(市、区),开展为期一年的法律援助工作,交出了一份诚意满满的“法律扶贫”答卷。
省法律援助基金会去年12月启动第二批“浙江律师法律援助志愿服务行动”(以下简称“行动”),9家律师事务所的志愿律师和7名律师志愿者,被派遣到温州洞头、文成、永嘉,金华磐安,衢州衢江、龙游、常山、开化,台州仙居,丽水龙泉、云和、松阳、庆元、景宁,舟山嵊泗、岱山,为当地带去“法律扶贫”的阳光雨露。
援助律师送去“及时雨”
“从嵊泗到宁波,再回嵊泗办公,两天12个小时在路上。”今年8月,浙江海泰律师事务所律师高旷在朋友圈发了这样一条状态。
嵊泗列岛位于浙江最东部,被称为“海上仙山”,但当地法律服务资源严重匮乏,仅有6名执业律师。高旷是从宁波派来的援助律师,由于业务繁忙,他经常奔走两地。“从嵊泗到宁波,要坐轮船、大巴、出租车。”高旷说,虽然累,但很有成就感,“不仅锻炼了自己,还能利用专长帮助弱势群体”。
一起家暴案让派驻开化县的浙江光彩律师事务所律师康海锋印象深刻。小美与丈夫李某婚后育有三子,李某酗酒,喝醉酒就打小美和孩子。最近几年,李某的行为愈发恶劣,忍无可忍的小美向开化县法律援助中心咨询求助。
康海锋对小美进行了心理疏导,并收集出警记录、询问笔录、医疗记录等证据,帮助小美向开化县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并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今年9月,保护令送到了小美手中。11月,小美撤诉,称丈夫未再实施暴力行为。
据介绍,第二批行动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660余件,助力企业复工复产320余家,线上线下体检企业1600余家,办理认罪认罚案件1200余件,为服务地群众挽回经济损失1300余万元。
招募和派遣范围将扩大
“通过两年探索,我们积累了不少‘法律扶贫’经验,希望能成为省内外法治扶贫工作可推广的样板。”省法援基金会理事长吉永根表示,“法律扶贫”的目的是引导城市优质律师资源服务向基层延伸,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化发展。
12月22日,第二批行动项目总结暨第三批动员会在杭州举行。记者了解到,第三批行动将进一步扩大招募和派遣范围。明年元旦后,20名律师事务所志愿者和律师,将被派遣到本省20个县(市、区)从事志愿服务工作,受援地主要是山区和海岛。
“希望第三批援助律师吸取经验,探索新形势下法律援助工作的新思路、新途径、新方法。”吉永根说,随着全省县级矛调中心建设的顺利推进,如何在疑难纠纷的调解中进一步发挥作用,有待援助律师进行探索。
让老百姓感受到律师的力量
“开化县有执业律师23名,但‘老龄化’严重,其中50岁以上的16名。”开化县法律服务管理科科长余燕说,鉴于当地每年有300多起刑事案件,律师们压力很大,县司法局提出了法律援助的需求。
康海锋作为第一批、第二批援助律师,已连续两年服务于开化。“两年来,他一个人承办了三分之一的刑事案件,由于办案质量高,不少人都点名找他。”余燕说,康海锋在开化已小有名气。
“对于老百姓来说,几万元的案子就可能影响到他们对法治的信心。比如借出去的钱收不回来,但又不懂如何举证,最后输了官司。如果援助律师能帮一把,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他们对法治的信心。”省司法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援助律师将自身优势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为老百姓提供更高水平的法律服务,将进一步提升老百姓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