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男子放下一箱“市面上最好的医用口罩”就走

监控拍下吴某送来口罩的情形

  本报记者 陈贞妃 通讯员 余露萍 

  本报讯 近日,磐安县法院玉山法庭一楼大厅,一名50岁左右的男子抱着一箱口罩进来,放下后,转身就走。工作人员追出大厅时,男子已坐进轿车驾驶座,“这些口罩给你们法庭用,这是市面上最好的医用口罩哦!”男子说完便踩下油门,快速离开。还没来得及道声感谢的工作人员只能目送他远去。

  法庭工作人员询问周边几个单位后得知,这名男子只单独给法庭送来了口罩。“一般公益人士送口罩都是送给警察或者医生,单独给法院送口罩还没怎么听说过。”玉山法庭庭长施江飞说,大家都对男子的举动感到好奇。之后,法庭工作人员多方打探,终于问到了男子的联系方式,这件事背后的隐情也浮出了水面。

  原来,送口罩的男子姓吴,义乌人,经营着一家企业。而他与玉山法庭的“结缘”,要从2020年4月说起。

  那时候,企业复工复产,吴某请了2名外地的包工头在磐安造厂房。到7月,工程结束,2名包工头分别离开磐安,却没有把工人们的工资结清。

  “拖欠了近20万元工资款,工人们找不到包工头,就找我们公司要。但是,我们早就把工程款付给包工头了呀,这些工人都是包工头自己招的。”吴某回忆,当时多名工人为了讨要工资,一直滞留在工地,严重影响厂房后续的建造进度。

  2020年9月,工人代表把吴某公司和2名包工头一起诉至法院。磐安县法院了解案情后,花了大量精力,终于在2020年11月联系上了2名包工头。在法官的释法说理下,其中一名包工头来到玉山法庭进行沟通,另一名则通过移动微法院与法官保持联络。经过法官多次的调解沟通,工人和包工头最终达成一致,由包工头分两期将工资付清。调解结束当天,包工头就付清了第一笔工资款10万余元,工人们也不再滞留工地。

  “当时多亏了玉山法庭,要是包工头不付工资,工人们势必不肯罢休,不仅影响厂房建造进度,传出去也会对我们公司产生负面影响。”吴某说,对于这份“恩情”,他一直记在心里。

  1月16日晚,磐安县新冠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指挥部发布了“磐安有一名新冠肺炎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的消息。听说此事后,吴某立即想到了曾经替自己解决“燃眉之急”的玉山法庭,随即准备了“市面上最好的医用口罩”,驱车送到法庭,“我就是想表达一下谢意”。


浙江法制报 一版要闻 00001 男子放下一箱“市面上最好的医用口罩”就走 2021-01-25 2 2021年01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