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8版:新岸

回家的路

  本报记者 许金妮 通讯员 孙康 

  那一刻,将近30岁的李某觉得自己找到“家”了。

  “家”,于他而言是个模糊的概念,他渴望过、失望过,又隐隐期待过……直到,从未谋面的亲生母亲站在面前,一直帮助自己的民警站在身后时,“家”的样子才在他心里清晰起来。

  李某有段不堪回首的过去:不满周岁时母亲离家出走,5岁丧父,6岁意外遭高压电击致右臂伤残,为了讨生活,从小就在社会上流浪、行乞,最终盗窃……

  2009年,李某因盗窃罪再次获刑,被投入浙江省第六监狱服刑改造。他本以为,这只是人生又一段黑暗时光,没想到,这次服刑让他看到了新生的“光”。

  初来

  李某从小一个人“滚”大,曾经遭遇的不幸、冷眼让他变得自卑、多疑,习惯了把自己包裹起来,对外界充满敌意。刚入监时,他就像一只蜷缩着的刺猬,总是一个人默默待着,消极接受改造,甚至经常因为一些小事辱骂他人、打架斗殴。

  很快,李某的异常引起了管教民警的注意。基于他的情况,监狱召开专题分析会,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改造措施,“李某的状态跟他的人生经历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在严肃改造纪律的同时,尽可能用政策感召教育,用关爱唤醒感化。”

  此后,一场有温度的接力赛开始了。李某是“三无犯”,监狱为他解决了亟需的生活用品;肢体不便,监狱将他调整到更适合的劳动岗位;情绪不稳定,民警不厌其烦找他谈心谈话;右臂伤残,监狱及时帮他办理伤残鉴定报告……这一桩桩一件件,慢慢改变着李某。当接过伤残鉴定报告的那一刻,这只蜷缩的“刺猬”终于收起坚硬的毛刺,第一次对民警说出“谢谢”。

  改造

  一直对外界充满敌意的李某学会了“信任”,慢慢地向民警敞开了心扉。谈话中,李某会倾诉过往在社会上“摸爬滚打”的经历,会咨询改造中的困难疑惑,会流露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某种程度上,李某就像一张白纸,从未接受过正确的教育。”管教民警说。为了重塑李某的价值观,监狱将他编入扫盲班,从零开始教他读书。期间,因李某右手残疾,民警便教他一笔一划用左手练习写字。在监狱的帮助鼓励和自身努力下,李某在服刑期间顺利完成扫盲、小学等文化课程,达到初中同等学历。

  通过学习,李某的变化十分明显,他懂得了感恩,懂得了跟其他罪犯融洽相处,不再因为一点小事而乱发脾气,在日常改造中还会主动帮助别人。

  除了基础学习,监狱还引导李某加入文化社团。在这里,李某爱上了画画和泥塑。在他所有画作中,有一幅令民警印象深刻——画中是一家三口,但站在两边的父母没有脸。

  “家,始终是李某心里的一个缺憾。”为了帮他找到“家”,监狱一直与他的出生地——辽宁丹东司法机关联系。2017年,监狱终于查到了李某母亲的信息,但她长期不在户籍地居住,登记的电话也始终无人接听。得知消息后,李某没有说话,默默捏着新学的泥塑,几天后捏出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手牵手的一家人。

  “回家”

  不久前,李某刑满释放。监狱派两名民警陪他到辽宁丹东进行相关工作交接。

  从杭州到丹东,没有直达车,民警陪着李某先坐车到南京,再转乘高铁去丹东,期间不断通过语言交流减轻李某的焦虑情绪。

  到了丹东后,他们就遇到了落户的大难题:2015年,当地派出所对辖区内的户籍进行清理整顿,因无法联系到当时还在监狱里服刑的李某,便以失联人口为由将李某户籍注销;事后李某落户的房产也被户主变卖,加之母亲失联,李某就此成了无户口人员。

  为了帮李某顺利落户,两名民警和当地的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一起,与当地派出所几番沟通,最终商定将李某暂时落户在派出所的集体户下,待李某成家立业后再另行调整。

  办理落户过程中,发生了一件让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事:一直联系不上的李某母亲找到了。原来,当年李某母亲离家出走后就改嫁了,第二任丈夫十多年前离世了,如今她一个人生活。母子相见十分激动,哭着抱在了一起。两人的重逢,给李某的回家路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完成此行任务后,两名民警也踏上了回杭之路。临行前,他们收到了李某用母亲的手机发来的信息:“谢谢警官!我会好好做人的!”

  短短的一行字,让民警欣慰不已,“希望有了‘家’以后,他能踏踏实实生活。”


浙江法制报 新岸 00008 回家的路 2021-09-16 2 2021年09月16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