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践行司法为民,让法治红利惠及民生
为残疾人提供法律援助 |
法援宣传进农村 |
调解员收到锦旗 |
“司侨在线”调解现场 |
浙闽(温州、宁德)边界法治乡村走廊创建暨“让群众打得起官司”爱民实践活动启动 |
本报记者 杨思思 丁田醒
日前,两位八旬老人带着满脸笑容走进乐清市法律援助中心,将印有“为民援助 诚心诚意 公正办案 快速高效”的感谢牌送到法律援助律师手中。此前,老人因讨要多年前的借款无果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法律援助中心根据“对70周岁及以上老人不设法律援助事项范围限制”相关规定,为老人办理了法律援助手续,并迅速指派了法律援助律师。在法律援助律师的帮助下,老人成功拿回借款,了却了一桩困扰多年的心事。
这是温州市司法局为民办实事、践行司法为民的一个缩影。
“我市司法行政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着力化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法治热点、难点和痛点。”温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自9月开展“让群众打得起官司”爱民实践活动以来,温州司法行政系统深化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切实加强矛盾纠纷化解,推进普法与依法治理走深走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法律援助“应援优援”
感受到温州法援惠民的,还有快递员张某。
张某被老板以丢失快递件为由克扣了工资。为维护自己的权益,张某通过“浙里办”申请法律援助,乐清市法律援助中心当日便指派法律援助律师承办此案。援助律师在调查了解、收集证据后帮助张某提起诉讼,最终张某的诉求获得法庭支持,顺利拿到工资。
“法律援助案件的当事人大多数是经济困难群众,法律援助可能是他们能抓住的最后一根稻草。我们更要提供优质的法律援助,让群众切实感受到‘这根稻草’的温暖。”乐清市法律援助中心相关负责人说。
为让群众享受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温州使用大数据分析全市“12348”热线接听情况,采用遇忙智能转接的方式确保多条热线同时运行,解决服务资源分布不均衡问题;制作“浙里办”线上法援申请流程图,引导群众网上申请法律援助,在线申请“一次也不跑”;深化全市法律援助案件“一网通办”,今年以来通过“政法一体化”平台网上流转法律援助案件5542件,法律援助协同率达100%。
同时,温州深化推行全域通办、容缺受理、承诺制等便民举措,降低群众申请法援的成本,实现当面服务“最多跑一次”,今年已承办案件中,涉及全域通办306件、容缺受理352件、承诺制602件;优化更新法律援助律师库成员,从全市范围内选拔操守良好、办案经验丰富的律师,保障律师解决群众问题的能力;狠抓法律援助律师队伍管理,结合案件评估结果、日常表现、群众满意度等内容,将法律援助律师按业绩进行分类,形成相应的绿色、蓝色、红色“三色清单”,及时提醒“红色清单”人员存在的问题,督促落实整改,倒逼律师提升自身能力和服务水平。
人民调解“应调尽调”
“快一年还没解决的问题在这里几天就解决了,一家人心情都放松了,我一定要为你们的贴心和暖心点赞。”10月中旬,龙湾区海滨街道城东村村民包某某在收到全额补偿款后,特地给“东方红”调解室送去锦旗致谢。
2020年底,包某某的孩子小林(化名)在课间玩耍时被同学小张(化名)推了一把,牙齿受伤。之后,双方家长因后续牙齿种植的高昂费用产生纠纷,多次协商均未果。
今年10月,包某某听说“家门口”开了个“东方红”调解室,便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调解室求助。最终,在村支书、调解主任孙宝春,金牌调解员叶时钦,专职调解员蒋银发的介入下,当事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
“一些纠纷如果走法律途径往往耗时耗力,但采用调解的方式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得到高效、合理化解。”温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温州从诉讼源头开展治理,从调解规范化、品牌化、数字化等方面发力,推动矛盾“调得高效,解得合理”,消除群众打官司难的痛点,形成具有借鉴意义的温州经验。如温州在全国率先创设“司侨在线”海外视频调解室,打通服务侨胞的“最后一公里”;研发“AI人人调解”智能组件,整合矛盾调处案例数据库,收集近8000件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判决案例,为调解工作提供案例参考等。
此外,温州各区县也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上不断发力。鹿城区因地制宜开展“流动巡回调解”,对涉及跨部门、跨乡镇(街道)的疑难复杂案件做好精准组团式上门调解服务;苍南县坚持“领域扩容+专业培育”两手抓,从全县各部门和行业协会等处增聘26名调解专家,充实到线上调解专家库中……
做法管不管用,数据最有说服力。到目前,温州全市已调处纠纷70842件,协议总金额26.45亿元,其中疑难复杂纠纷16137件,调处成功70643件,成功率达99.72%。
普法依法治理“有机融合”
10月26日,苍南县沿浦镇龙澳村非常热闹,由温州市司法局、福建省宁德市司法局主办,苍南县司法局承办的浙闽(温州·宁德)边界法治乡村走廊创建暨“让群众打得起官司”爱民实践活动在此举行。
活动现场,浙闽边界村民饶有兴致地观看了融合浙闽文化与法治元素的渔鼓、布袋戏等特色文艺演出,兴致勃勃地参与了“法律知多少”猜谜活动与“法润万家·法惠人生”法治宣传活动,欣赏了《民法典故事汇》展示区、龙澳村法治文化公园等特色地标。“这样的活动要多多开展。”一位参加活动的村民高兴地说。
据悉,今年温州联合宁德共同打造浙闽边界法治乡村走廊,起草《关于创建浙闽(温州、宁德)边界法治乡村走廊的实施方案》,依托“148+N”创建体系,打造省际边界法治乡村治理示范区“重要窗口”,现已将110个乡村连点成线。
“一些矛盾纠纷源于群众不懂法、不习惯用法律去解决问题。所以,要深入推进法治社会建设,还需把法治的种子播撒到每一位基层群众的心中。”温州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说。
为方便群众学习法律知识,温州还打造了智慧数字普法载体——“温州普法智慧云端”微信小程序。该程序构建“法·情报站”“法·先锋营”等六大模块、“企明星”“护航青春”等三大专区,通过大数据云端采集、媒体舆情监测、关键指标收集等技术手段集成普法大数据,并精准、直观呈现普法情况。
值得一提的是,“护航青春”专区是温州市普法办牵头联合市法院、市检察院、市教育局、团市委等单位共同针对青少年开设的,专区在线展示普法课件、普法视频220件,全市100余名优秀的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入驻成为普法讲师,提供在线课程预约服务,为青少年的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