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发言后,人大代表提交了一份“临时”建议
本报记者 胡宗昊
本报讯 和省人大代表、浙江现代阳光律师事务所主任冯秀勤见面时,她正与其他三位代表交流着履职经验。看到如约而来的记者后,她往旁边挪出一个位置,招呼记者坐下,笑着说起了那份“临时”的建议。
之所以说“临时”,是因为在今年两会前,冯秀勤共准备了建筑垃圾治理、推广“后陈式”法治村等4份建议,没想到,在金华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她有关基层治理的发言,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于是她临时起意,“不如把发言整理成建议,再补充提交上去”。
那次会议结束后,冯秀勤一头扎进自己的房间,重新将发言稿提炼、整理,最终形成了《关于推进基层治理数字法治化建设》,于当晚9点多提交给了代表团的工作人员,“赶上了,松了口气。”她说。
虽然这份建议“临时”,但背后却是冯秀勤长久的调研与思考。作为不少地方的联系律师,冯秀勤发现,有部分村存在村集体权力过大的情况,“我在调研中发现,村里对于‘自治’的理解不足,以为‘自治’就是自己说了算的意思。”冯秀勤建议,基层治理中的法治不能停留于宣传层面,要进一步加强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只有当基层干部增强法治思维能力,才能让依法决策、依法治理成为自觉。”
在冯秀勤调查走访中,有村民提出自己的担心:村里会不会出现重大事项村干部“一言堂”现象?对此,冯秀勤认为,可以结合数字化改革,利用“浙政钉”平台,把合法性审查延伸到村务管理当中,“目前在依法行政过程中,合法性审查在政府部门已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在村务治理中同样也可以进行探索”。
“事实上,已经有了进展。”冯秀勤说,去年义乌针对村级小微权力的纪律监督,打造了“村务清廉钉办”平台,梳理整合财务报销、印章使用、务工用工等24个村务高频事项,让干部权力运行更透明。“在之前,村民申请盖公章,拒、拖、卡、慢等现象时有发生,有了这个平台,群众通过‘浙里办’等不见面申请审批,有效地杜绝了用章乱象。”冯秀勤说,有了这个平台后,不少村民都向她反映说,办事更快捷方便、村务也更明晰了,“这样一来,居民参与基层治理的兴趣高了,获得感和满意度也随之增加,向真正的‘自治’迈进。”
冯秀勤说,作为一名有着30年从业经历的律师,她的感受是,数字化改革不仅让基层治理更高效,也让她的工作更顺畅,“像移动微法院、执行‘一件事’等数字化应用,都大大提升了我的工作效率。”她说,看到政府工作报告中写到“数字化改革取得硬核成果”,感到由衷的骄傲,“希望接下来可以看到更多数字化应用,为基层治理数字法治化建设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