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95%镇街、75%村社
宁波“共享法庭”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通讯员 钟法
“真是又快方便,只跑一个地方就解决了所有事情。”日前,宁波镇海澥浦的林先生,因未按时归还贷款,被银行起诉到镇海法院。但他并没去法院,而是在自家附近银行网点的“共享法庭”参加了庭审,成功和银行达成调解,并在线签收了调解书。
这样的故事时常在宁波上演。2021年以来,根据省委部署,浙江全面推行“共享法庭”建设,着力以一体化、均衡化、便捷化的诉讼服务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截至目前,宁波已建成2364个“共享法庭”,包括镇街“共享法庭”148个,覆盖率为95%;村社“共享法庭”2115个,覆盖率为75%;特设“共享法庭”101个,共指导调解1126件次,化解矛盾纠纷1257件,举办调解培训52场,开展普法宣传195场,提供法律咨询367人次,逐步构建起司法服务的“便民超市”、开放互动的“普法学校”、没有围墙的“在线法院”。
让田间地头的纠纷
在田间地头化解
“谢谢你,法官,没有你的参与,这个事情怕是真没那么好处理。”姜山社区“共享法庭”庭务主任说。
去年12月,姜山社区某小区7楼的租户家发生火灾,造成5户邻里财产不同程度受损。联系社区“共享法庭”的鄞州法院法官接到庭务主任的信息后,第一时间开展线上指导。最终,租户与5位邻里达成赔偿协议并当场履行近10万元赔偿款。
2021年8月,奉化某工地上,小张与工友因言语不合引发肢体冲突,不慎从约1米高的型钢上摔落,致使腿部受伤。双方到派出所后,无法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于是,设在派出所的“共享法庭”庭务主任蒋忠康,立即连线奉化法院方桥法庭庭长王佩岚,请求在线指导调解。王佩岚了解情况后,依据法律规定列出一张详细清单,最终促使双方达成和解。随后,方桥法庭专门就此开展了线上法律培训,并整理了一份更加完整的清单,上传至“共享法庭”,以推动同类纠纷快速化解。
2022年春节前夕,宁海法院深甽法庭依托岭徐村“共享法庭”,诉前化解一起历时多年的劳务纠纷,让农民工安“薪”过年。
“共享法庭”利用人民法庭、网格员、社会治理干部等基层解纷力量,全面加强信息互通、工作联动等,从源头上推动了基层善治。
特设“共享法庭”
延伸多元解纷新路径
在全面推进镇街、村社“共享法庭”建设的同时,宁波法院不断优化站点布局,将目光聚焦矛盾纠纷高发部位,在全市设立了海曙高桥商会、鄞州未来社区、奉化农副产品中心、余姚环境资源、象山影视城等特设“共享法庭”。
今年年初,上海的万先生开房车到余姚某景区游玩,并使用景区设施为房车充电,景区据此加收万先生设施使用费、电费等费用。余姚市文广旅体局在受理万先生的投诉后,当即通过余姚法院旅游纠纷“共享法庭”,连线联系法官。法官指出景区收费没有法律依据等问题后,双方很快达成调解协议,即将返程的万先生当场收到了景区退还的费用。
婚纱照拍摄前两天,小周才得知,原本商定好的拍摄公司无法提供服务,只能临时高价找其他公司拍摄,多花了8000元。消保委依托高新区法院设立的消费纠纷服务站“共享法庭”,线上联系法官指导调解,促成双方快速达成协议。
近日,因疫情影响,原告身处外省无法赶回,慈溪法院法官通过市妇儿活动中心“共享法庭”,在线调解了一起离婚纠纷案件,庭务主任为被告作心理疏导,帮他解开心结。
突破地域局限
助力司法协助跨越山海
日前,象山法院石浦法庭受理的一起返还原物纠纷案件,因被告和涉案标的物均在地处偏远的渔山岛上,且受制于天气和疫情原因,轮船停运,法官与当事人无法实地查看涉案房屋。石浦法庭法官孙素静决定由当地调解员通过“共享法庭”,向法官和原告视频展示岛上标的物的情况。
在一起离婚纠纷中,奉化法院江口法庭通过“共享法庭”向被告户籍地所属乡镇发起协助送达申请。庭务主任借助网格力量,找到与原告失联15年的丈夫。最后,法官妥善处理好离婚纠纷的同时,还促成多年未见的父女会面。
“共享法庭”加强了法院与基层组织的双向互动,江北法院依托“共享法庭”打通与村社经济合作社的信息壁垒,及时查询、冻结、扣划被执行人可能分得的股份分红款,打造基层执行查控网。截至目前,该院已完成37次村社股份分红款的查冻扣工作。
近日,因一名古稀老人递交的鉴定材料不规范,北仑法院巧用“共享法庭”司法协助功能,远程委托庭务主任上门送达并协助补充相关鉴定材料,免去老人奔波之劳。
今年3月,海曙法院经征询公诉人、被告人意见,利用“共享法庭”开庭审理了一起轻微刑事案件,并当庭宣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