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6版:深一度

于群山间挥洒青春

“沟壑”与伤痕,是他不可磨灭的“军功章”

  本报记者 王梓 通讯员 符栩潇 

  天目群峰绵延起伏,自杭州市临安区太阳镇的中心蜿蜒而过。穿越800多米的幽深隧道,一座以古老关隘“千秋关”命名的公安检查站就静伫于这层峦翠柏之间。时值正午,烈日当头,一个挺拔的身影穿梭在往来的车流中,一丝不苟地对通过的车辆进行层层查验。他叫季伟忠,是杭州市临安区交警大队於潜中队中队长,也是这深山要冲的“守关人”。在不久前举行的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上,他被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的荣誉。

  掌间的“沟壑”,是挥洒青春的印记

  千秋关公安检查站内的墙壁上,有着一行醒目的口号:支部建在关隘上,青春守在大山下。24年警营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季伟忠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和这片大山打着交道。

  “守住千秋关,就相当于守住了杭州的东大门。”作为连接浙皖两地的重要物流通道,这座距离杭州城区100多公里的关卡于2008年底正式设立,日均单向车流量可达4000余辆。在省际检查站“防火墙”和“过滤网”的双重要求下,2015年,已经调任交警於潜中队的季伟忠开始扎根于此,承担起了违法查处、安全查控等新的使命。“山里的环境不比城镇,尤其冬天,气温低至零下十摄氏度也不是什么稀罕事。”检查站实行24小时防控勤务,季伟忠经常要值守到半夜。

  孩提时代,季伟忠最喜欢下雪。然而,自打他穿上这身藏蓝警服,“下雪”却成为他最不希望出现的天气。“我们这边的道路大多依山而建,山路盘桓曲折,高地落差的弯道遍布且岔路交错。”尤其遇到冰雪等恶劣气候,发生事故的概率也大大增加。一次,一辆满载7人的面包车因雪天路滑不慎溜出路面,左侧车身悬在路边摇摇欲坠。季伟忠不顾自身安危,用钢丝绳将遇险车辆和警车拴在一起,并牢牢拉住保持车辆平衡。等到后续救援力量赶到,季伟忠已经坚持了半个多小时,紧握的钢丝绳已深深陷进手掌,勒出道道血痕。

  事故抢险,铲雪开路……因常年使用救援钢丝和无数次直面风雪的坚守经历,季伟忠的掌心布满“沟壑”。而他在大山中挥洒青春的烙印,还不止于这些。

  手腕的伤痕,是抹不掉的“军功章”

  身边细心的人或许会发现,季伟忠的右腕有些特别。每当手臂抬起,袖口裸露的空隙间,一道深深的凹痕总是若隐若现。即便已经结痂愈合,季伟忠的右手也无法像从前那样从容执笔、伏案疾书。

  2016年8月8日,那是个闷热的夏夜,季伟忠接到报警,距离千秋关不远的一处山路发生三车相撞事故。“我们到达的时候,还有两人仍然卡在车内,没有脱离危险。”季伟忠在现场发现,两车的车头几乎完全凹陷进去,驾驶室因撞击已严重变形。灯影闪烁中,依稀可见司机满面血污,呻吟声不止。因为空间狭小,如果继续破拆,极易对被困者造成二次伤害。正当众人手足无措时,救援经验丰富的季伟忠急中生智。他取出随身携带的钢丝绳,穿过破碎的车窗连接车头两端,并招呼众人一齐拉住绳索,合力将变形的车头向外拉。很快,小车的驾驶室被拉开一条缝隙。季伟忠随后绕到右侧车门边,全力协助消防队员破拆车厢。面对阻碍伤者出路的反光镜,他来不及多想,当即一拳挥出,破碎的玻璃立刻四散纷飞。很快,被困的司机被顺利救出送往医院,季伟忠悬着的心也终于踏实下来。蓦地,他突感袖口一凉,似乎有黏稠的液体顺着胳膊往下淌。这时他才发现,自己的手腕已经被割开了一条长长的口子,血流如注,事后在医院足足缝了七针。“在我看来,它更像一枚抹不掉的‘军功章’。一道伤疤换两人安然无恙,值了!”

  守得住关隘,更护得住百姓的平安

  除了千秋关公安检查站的工作,季伟忠还肩负着事故处理、路面秩序维护、基层基础源头管控等工作。2019年11月,临金高速开始施工,於潜辖区内大货车流量骤然升至以往的三倍以上,交通压力和安全隐患陡增。

  为了从源头上避免事故的发生,对频繁往来的货车,季伟忠都会趁检查之余请驾驶员到办公室里坐坐,顺便进行法律普及和视频宣教。对于接受过安全教育的车辆,他还特意定制了一批带有宣传标语的贴纸以示区分。“他们只要打开车门,就能看到我们的安全提醒,耳濡目染嘛。”随着宣教的深入,“贴标”的车辆愈来愈多,交通事故越来越少。在季伟忠的整治管控之下,辖区内交通事故和各类违法现象呈断崖式下降,基本杜绝进省货运车辆超载违法行为。今年以来,辖区交通事故警情同比下降32.9%,亡人事故同比下降33.3%,经过检查站的南北主干道更是实现亡人事故“零发生”。

  入夜,千秋关隘口前仍灯火通明。为了百姓的出行安全,季伟忠还在继续书写他和大山的故事……


浙江法制报 深一度 00006 “沟壑”与伤痕,是他不可磨灭的“军功章” 2022-06-06 2 2022年06月06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