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你好梦酣甜
通讯员 刘汐茜 本报记者 许金妮
领舞、绘画、下棋……多才多艺的她,是监区艺术队队长,艺术改造带她走出阴霾,重获新生力量。
她是浙江省乔司监狱服刑罪犯黄某。在监狱民警的管理教育下,她一改曾经不健康的生活习惯,成为如今的“改造积极分子”。
灯红酒绿的曾经
黄某曾是一名舞蹈演员,长期在酒吧演出、驻场,或者在全国各地巡演。因为职业原因,黄某往往日夜颠倒,患有严重睡眠障碍。
工作中,黄某认识了比自己大12岁的丈夫,两人闪婚并于次年生下儿子。但很快,因性格不合,夫妻逐渐产生矛盾,生活中争吵甚至打架不断。
在此期间,黄某得了中度抑郁,因生病造成的睡眠问题越来越大。她选择了吸食大麻,并走上以贩养吸的道路,后被投送至省乔司监狱服刑改造。
监狱里的“隐形人”
在监区民警眼中,刚入监的黄某,活得像个“隐形人”。她从不违规违纪,但不爱聊天,总是看起来很沮丧。
日常改造没什么劲头,晚上又睡不着觉,精神科医生会诊时,为黄某开了助眠药物。
黄某也成了民警重点关注对象。民警尝试找她谈心,不想却一次次碰了“软钉子”——她总回答“没什么,都挺好”“没有困难,没有需要反映的情况”。
这丝毫没有动摇民警对黄某帮扶的决心。不论是组织小组谈话,还是个别谈心,民警都会慢慢引导她,一点一滴推进“走心式”教育。
一次,监狱举办“微心愿”活动,民警帮助罪犯胡某实现了与年迈父亲“破冰”的微心愿,这引发了黄某的情绪共鸣。
此后的一次个别谈话中,黄某向民警透露,出事后自己最难面对的是孩子和母亲,每次视频会见,既想见他们,又怕以罪犯的身份相见。而且儿子和母亲一个在杭州,一个在老家,视频会见时总是不能同时见到,实在遗憾。
得知这一情况后,民警提前与黄某家人沟通,并调整了黄某的会见时间,促成3人“云”见面。视频一接通,黄某母亲开口第一句话是,“孩子,我们都没有怪你,我们想你。”一开始,黄某愣愣没说话,几分钟后,她突然情绪决堤,哭着说,“我也想你们……”
点燃新生希望
这次视频会见后,黄某笑容变多了,偶尔也会跟同犯聊聊天。晚上睡不着,第二天还能拿同犯说梦话的段子打趣。
“这样的转变是好的开始,所以我们要趁热打铁。”民警说,此后,基于黄某的特长,监区安排黄某担任艺术队队长,协助民警组织罪犯参与监狱“健康改造主题年”活动的“大梦想家”修心悦动操项目。
一开始,黄某有点不情愿,羞于表现自己,但在民警不断鼓励下,她终于找回自信。训练过程中,黄某主动帮助同犯改进动作,甚至放弃周末休息时间参加排练,最终出色地完成了协助工作。
在监狱棋类竞赛中获得三等奖;自编自导的“半壶沙”舞蹈成监区代表性项目;在“健康改造主题年”活动中获评“月度优胜个人”……这些成绩,让曾经迷失自我的黄某,找回开朗豁达的心境,如今,她的睡眠障碍也有了很大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