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一版要闻

法院主动上门,帮助企业起死回生

破产重整让龙头企业重新撑起产业“半边天”

  本报记者 陈贞妃 通讯员 吴香君 张秀文 

  “要不是法院引导我申请破产重整,企业肯定保不住。”看着重新忙碌起来的车间,浙江鑫隆竹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隆竹业”)总经理曾某某感慨万千。两年前,他还在为企业停产欠薪而发愁。如今,3亿余元的巨额债务解决了,企业也恢复往日繁忙。更让他没想到的是,最终力挽狂澜让企业起死回生的,竟是自己曾经最怕的“破产”程序。

  鑫隆竹业位于龙游县溪口镇,2000年8月,曾某某将其买下改制成民营企业,主要生产经营竹地板、集装箱底板等。经过十多年发展,鑫隆竹业成为当地的龙头企业。然而,2014年后,企业受担保链、过度融资等影响逐渐陷入负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袭来,出口集装箱需求大幅下滑,鑫隆竹业产品滞销严重,最终资金链断裂停产。截至2020年8月,鑫隆竹业已停产半年,负债3亿余元,员工工资近半年没有发放。虽然2020年下半年出口市场有所回暖,可此时鑫隆竹业已无力继续经营。

  眼看二十多年的心血就要付诸东流,曾某某心灰意冷。关键时刻,龙游县人民法院主动上门。

  “龙游县龙南地区共有竹林面积40万余亩,笋竹产业一直是当地支柱产业,从毛竹养护砍伐、粗加工、成品生产加工到废物综合利用等形成了完整产业链。而作为竹制品成品加工企业,鑫隆竹业每年的毛竹消耗量至少占市场的40%,可以说撑起了竹产业链的‘半边天’。”龙游法院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李浙西表示。

  得知鑫隆竹业陷入困境,龙游法院当即前往企业调研,引导企业申请破产重整。“我们做企业的都很怕破产,一听破产就以为是拍卖资产还债,没想到还有重整这条路。”听说破产重整有希望救活企业,曾某某喜出望外。

  2020年8月,鑫隆竹业在法院指导下进入预重整程序。管理人摸底债权债务、盘点企业资产后发现,虽然鑫隆竹业严重资不抵债,原先的300多名员工也只剩下100多人,但企业生产线设备配套完善,核心团队还在。

  “鑫隆竹业在行业内品牌认可度较高,在市场回暖的情况下,若能让企业恢复生产经营,发展前景依然可观。”管理人浙江中瑞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总经理周保国表示。为了保全企业的生产能力,让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得以维系,经龙游法院同意,管理人最终遴选当地具有竹加工生产经营经验的粗加工合作社参与承包经营,同时积极筹集应急资金解决职工欠薪问题。

  “承包经营既能产生收益,还可以留住技术人员和产业工人,维护机器设备良性运转,为企业重整做好人力、物力的准备。”李浙西说。2021年1月,龙游法院正式受理鑫隆竹业破产重整一案,通过前期公开招募,引入与鑫隆竹业产业链高度关联的浙江中集腾龙竹业有限公司作为重整投资人参与重整。

  最终,中集公司以8600万元买下鑫隆竹业100%股权,继续保留鑫隆竹业品牌,还聘请曾某某为总经理继续管理公司。所有债权人同时豁免鑫隆竹业债务2亿余元。

  重整之后的鑫隆竹业轻装上阵,发展势头良好。“溪口镇共有7家竹制品加工企业,2021年总产值达3.6亿余元。其中,仅鑫隆竹业就实现了年产值2亿余元,占比一半以上,毛竹采购量达1亿余元。”溪口镇副镇长王越介绍,该镇常驻人口1.5万人,大部分是留守的老人、妇女和小孩。竹产业的发展不仅拉动当地经济,更为这些弱势群体创造了“家门口”就业的机会。鑫隆竹业恢复生产后,新吸收当地就业人数近300人,员工平均年龄57岁。

  “今年我又改进了生产工艺,每立方米竹胶板能节省约100元成本。”虽然从法定代表人变成了“打工人”,但看到鑫隆竹业重回龙头地位,曾某某发自内心的高兴。


浙江法制报 一版要闻 00001 破产重整让龙头企业重新撑起产业“半边天” 2022-06-17 2 2022年06月1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