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致谢催泪,为奋斗的青春喝彩
近年来,“论文致谢”刷屏已不鲜见。但他们的叙事,打动人心的只是“吃得苦中苦”吗?并非如此,身处逆境的少年人,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向着“诗和远方”全力以赴跋涉而去,这是世间最美的画卷,也是点亮人间的一束光。
戴之深
最近,南京大学的一份毕业论文致谢看哭万千网友。
文章讲述的苦是很多人想象不到的:初中时拥有了自行车去县城走读,冬天脚上长满冻疮,夏天暴雨打湿衣服,大学时勤工俭学,靠自己负担了全部学费和生活费……
写这篇文章的学生叫陈时鑫,是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的一名大四毕业生。去年,他收到了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系全奖直博录取通知书。今年8月入学后,他将在芯片自动化设计领域深造。如此优秀的学生,来自大凉山。
不约而同的是,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彝族小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生苏正民的毕业论文致谢内容也成了“催泪弹”。他用6000多字回顾了“坎坷崎岖”但“充满了光亮和希望”的求学往事,并对帮助过他的好心人一一致谢。
近年来,“论文致谢”刷屏已不鲜见,但连着有两位大凉山小伙用真情文字击中人心之中的柔软处,还是不多见的。这说明,关于走出苦难的叙事,依然有着共情的看点,依然有着蓬勃的张力。
但他们的叙事,打动人心的只是“吃得苦中苦”吗?并非如此,身处逆境的少年人,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向着“诗和远方”全力以赴跋涉而去,这是世间最美的画卷,也是点亮人间的一束光。
陈时鑫也说,比起苦难,更希望因为科研成就而被看见。这话里,透着一份清醒、一份自励。他选择继续深造,是为了把自己历练成为一名有知识、有担当的时代建设者,是为了让人们认可自己的奋斗方式。换句话说,被同情,并不是他们所希望的结果。他们更希望通过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拼搏,与所有心怀梦想者共同抵达佳境。
这才是新闻热度过去、喧哗消散之后,一代“星光下赶路青年”所留给时间的经久不息的精神嘶鸣。
“知识改变命运”,依然是我们彼此祝福、携手共进的事实和理由。在躺平之说甚为流行的时候,那些秉烛夜读、苦苦探索的年轻人进行了最有力地行为反驳。他们的人生历程充满了快意,这份快意也直抵人心。
报国与回报家乡,依然是我们肃然起敬的品质和选择。苏正民明确表示将返乡支教。陈时鑫则说:“作为凉山的孩子,家乡的建设也需要我们添砖加瓦,相信等我们长大成才后,会用各种形式去建设、反哺家乡,为凉山接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这番承诺,让人由衷地感到欣慰。“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祖国”,命运与共、息息相关,唯有热爱不可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