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院召开公开听证 推动多方协力保护抗战遗址
文物修缮前 |
文物修缮后 |
通讯员 杨晓伟 本报记者 李小文
本报讯 8月10日,嘉兴市南湖区平湖塘的一段航道上,船来船往,一派繁忙景象。绵长的河道西岸,有一座占地约40平方米、呈多边形的建筑,在烈日暴晒下,显得黝黑而斑驳。建筑静静伫立,伴随着河水轻拍堤岸的声音,似乎在诉说一段难忘岁月。
“建筑整体已经吊装正位,旁边的土地也进行了平整,原先将环绕在此的竹林也清理了一部分……”建筑物前,南湖区检察院检察官朱轶群和同事们一道,仔细查看现场环境。
这座建筑物,在当地被称作香花坝桥碉堡,位于南湖区大桥镇由桥村,系抗日战争淞沪会战期间建造的,是日军侵华的实物证据,2009年被列入嘉兴市文物保护点。
去年,南湖区检察院在排查文物保护公益诉讼案件过程中,发现该碉堡主体因基础损坏,倾斜严重,给航道安全也带来一定风险,保护修复工作已刻不容缓,于是立案审查。
鉴于文物保护专业性强、工程量大,需协调多方主体,南湖区检察院主持召开公开听证会,邀请嘉兴市文保所、市港航管理服务中心,南湖区农业农村和水利局、区文化和旅游局及大桥镇政府相关责任人和听证员,就如何推进香花坝桥碉堡有效保护进行研究讨论。
听证会上,各部门从香花坝桥碉堡的文史价值、倾斜现状对水利和航道的影响、修复必要性等方面发表意见。经过充分研讨和综合考虑,南湖区检察院向区文旅局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牵头开展修复工作。
此后,南湖区文旅局在嘉兴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文物局)的批准下,将香花坝桥碉堡维修列入2022年嘉兴市文物维修项目;同时区文旅局会同大桥镇政府,形成初步修缮方案。
在各部门群策群力下,悬而未决的碉堡保护难题被逐一击破,目前已完成整体修复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