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制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天平

打造“枫桥式人民法庭”

看“老区法庭”如何解锁多彩“共富密码”

  通讯员 姚法 

  巍巍四明山,滔滔姚江水。以余姚梁弄镇为中心的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19个抗日根据地之一。

  近年来,余姚市人民法院梁弄人民法庭做好“红色赋能、绿色发展、古色融合、蓝色智治”四篇文章,着力扛起推动革命老区共同富裕先行先试的司法担当。2021年,法庭收案599件,同比下降28%;被评为“省级五好法庭”,3名同志获评省级以上荣誉,1名同志荣获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

  “老区法庭”的红色传承

  余姚梁弄镇素有“浙东延安”之称,坐落于此的梁弄法庭也被当地群众亲切地称为“老区法庭”。

  梁弄镇横坎头村是全国闻名的红色旅游打卡地。2021年8月,以横坎头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8个村庄的“红锋共富联盟”正式成立,推动村级集体经济由“单打独斗”向“抱团发展”蜕变,蹚出了共富新路子,不少亿元级的工程项目纷纷落地。

  “不拿到钱,我们是不会走的!”今年7月,20余名农民工将一辆挖掘机停在某村一在建工程入口,影响了施工。知悉该情况后,法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联合人民调解员释法明理,引导建设方在支付承包方工程款范围内支付农民工工资,顺利化解了此次矛盾。

  为进一步助力经济发展,梁弄法庭设立“共富产业司法服务站”,与“红锋共富联盟”开展契约化结对,建立司法便民服务机制。今年以来,共助力化解涉旅游、工程项目建设纠纷20余起。

  近年来,梁弄镇不断深化推进新时代党建样板镇建设,梁弄法庭利用其庞大的党员人数基础,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依托“联六包六”党员服务群众制度,打造“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网格队伍;着力打造“法惠四明”党建服务品牌,面向辖区党员干部开展农村建房法律问题等主题授课,培育“法治带头人”。

  走出“农文旅”融合致富路

  绿色资源赋能,激活一方经济。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优势,近年来,四明山区大力发展樱桃、民宿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将“美丽资源”转化为“美丽经济”。

  今年5月,游客王某在梁弄某农场采摘樱桃时发生意外,造成手臂骨折。因王某与农庄无法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意见,梁弄法庭法官介入调解。

  “从事经营性活动,作为负责人应尽到合理限度内的安全保障义务,而王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预见到攀爬高处采摘具有危险性,其对损害后果的发生也有过失。”法官了解情况后,当场给出合理化的赔偿建议。不到1个小时,案件顺利化解。

  “没想到这么快就能解决,法院的效率真高。”收到处理结果后,农场经营者十分满意。

  梁弄法庭依托四明山区“农文旅”联盟的资源聚合优势,定期参与共治研讨会,提前介入涉农文旅矛盾纠纷,常态化开展“乡村振兴一案一建议”制度等措施,助力推动辖区民宿、“小果经济”等特色行业自治。

  2021年,四明山革命老区各村实现集体经济总收入1.6亿元,老区群众人均收入达到3.15万元。

  与此同时,当地围绕“耕地得保护、生态得改善、发展得空间、百姓得实惠”这一目标,创新成立“农村土地保护法官工作室”,以乡村法官、品牌法官、领军法官“三官”品牌为核心,打造集农村土地司法保护、法治教育、协同共治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擦亮“阳明故里”金名片

  “没想到道德积分还能换钱!”通过道德积分成功在银行贷款30万元后,余姚市汪巷村村民林某兴奋地说,这笔资金也为他的“农家乐”创业注入了强劲动力。

  今年年初,林某在收到梁弄法庭诉讼材料后,立即支付了10万元欠款,主动承担起了担保人的责任。鉴于林某诚实诉讼的行为,梁弄法庭根据“道德银行”道德积分评定标准,为其加分。

  2012年,余姚在全国率先推出“道德银行”,把无形的“道德资产”变成了有形的信贷资本,作为试点村之一的汪巷村,将村民道德银行诚信积分引进乡村治理,成为推进文明乡风建设的一大“利器”。

  在此背景下,梁弄法庭作为“道德银行”赋分部门之一,积极推动将诉讼信用量化为积分,形成“好人好报、德者有德”的正向效应。

  “和尔邻里,齐尔姻族,死丧相助,患难相恤,息讼罢争。”这是王阳明司法思想的直接体现。延续先贤之思,梁弄法庭主动对接辖区镇村传统“无讼”文化、“道德”资源,成功推动“道德庭”“崇德堂”“老村长工作室”等一批优秀的村级自治调解组织向专业化的调解队伍转变,以良法善治助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

  “花了近2个小时调解,小两口终于和好如初。”这是梁弄法庭“法官手记”中关于一次家事纠纷的记载。近年来,法庭积极融入乡村治理全过程,创新开展“村民说事、法官说法”“乡村法官”等,将司法服务点滴汇聚成法官案头厚厚的“法官手记”。

  特色“共享法庭”赋能智治

  梁弄法庭下辖梁弄、四明山、大岚、鹿亭等四个乡镇街道,由于辖区山地多、群众居住分散,路远成了山区群众打官司的“老大难”。为打破这一痛点,法庭发挥“移动微法院”余姚始发地优势,主动先行先试,并根据实践不断丰富应用场景,让“指尖诉讼”成为老区百姓化解纠纷的首选。

  “好不容易果园经营进入正轨,土地承包合同续包却成了问题。最近,很多果农反映这个问题。”近日,宁波市人大代表何达峰通过梁弄镇人大代表第二联络站“共享法庭”向梁弄法庭求助。现如今,农村集体土地出租均需经公开平台招标,一旦果农竞标失败,前期的投入将付诸东流。

  了解果农这一法律需求后,法庭结合现行法律、政策实际,详细分析问题症结,建议果农在签订合同时,可以约定同等条件下优先承包权等有利条款。此后,依托“共享法庭”网络,将该矛盾纠纷隐患反馈相关村镇,建议他们规范土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并在处置该类纠纷时主动作为,切实维护果农权益。

  为全面深化数字技术在老区治理的深度应用,梁弄法庭因地制宜打造“镇村全覆盖、服务多场景”的“共享法庭”矩阵。共富产业司法服务站、人大代表联络站、传统村落司法联络中心、涉老诉讼服务站等一批具有地域特色的“共享法庭”陆续成立,让越来越多的老区百姓享受到智慧司法的“数字红利”。

  此外,法庭主动融入党委领导的社会治理体系,积极应用余姚法院自主研发的“诉源全景图”可视平台,向所在乡镇领导通报每月辖区诉讼情况,助力9个行政村成为“无讼村”培育对象。


浙江法制报 天平 00005 看“老区法庭”如何解锁多彩“共富密码” 2022-10-26 2 2022年10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