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的履职报告“私人订制”
![]() |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沈琳
通讯员 孙炼栋 高远
“您一共参加了2次人民代表大会会议,7次常委会会议;您提出或附议了议案、建议3件;参加履职活动49次……履职积分为264分,当前排名第1名。快向人民报告吧!”
2月19日,正在参加杭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潘伊玫,通过杭州人大代表履职数字化应用场景,把获取到的个人《2022年度履职报告》分享到朋友圈,这是该场景首次在杭州“两会”中应用。
人大代表代表人民行使国家权力。代表们这一年做了哪些事,履职情况如何,也要向人民报告,受人民监督。
“每一次代表履职记录,系统都会自动关联。我们根据数据汇总形成年度履职报告,是对代表们履职的一个评价。”杭州市人大事务服务保障中心主任高远介绍。
代表们的履职报告,实际上是杭州人大用数字赋能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体现。
据了解,去年以来,杭州市人大常委会承接了省人大立法智能辅助、社会参与立法等应用场景,迭代升级财经综合监督、法治政府监督、民生实事监督和代表在线等应用场景,指导推动、增量开发乡镇人大、街道人大等应用场景,建设形成了覆盖立法、监督、决定、选举任免和代表工作等主要领域的25个应用场景。
比如,通过民生实事监督应用场景,人大代表用手机上传图文,就可以随时随地对有待改进的民生实事项目提出建议,并且建议还会分发到相关职能部门办理,并得到及时在线反馈。
“数字化应用场景方便代表履职的同时,也让代表和群众的联系更加密切。”杭州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市人大常委会全面推进完成全市196个基层单元建设,着力推进市级和13个区县(市)人大代表数字联络总站建设,构建形成市县乡村四级“1+13+196+N”代表联络站体系。“在这些基层单元里,群众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把意见提交给代表,真正让代表提交的议案、建议,更能反映群众的呼声。”
数字赋能不仅让人大代表更加直观便捷全面地担当履职,也让每次检查、每次建言、每次督政都写满民意、载满情怀,真正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