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首次回收到日本环志的硫磺鹀
![]() |
潮新闻记者 邹宸
近日,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环志团队在玉环漩门湾开展环志工作期间,回收到一只带有金属脚环的硫磺鹀(wú)(Emberiza sulphurata),在与全国鸟类环志中心核实后,确认这只硫磺鹀为2022年10月3日在日本新泻县环志的鸟类个体(脚环编号:28939)。
潮新闻记者从环志团队成员——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湿地与野生动植物资源监测处工程师温超然处了解到,这是浙江首次回收到带有环志标识的硫磺鹀。浙江的环志工作回收到日本环志的硫磺鹀对于鸟类研究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发现,表明该物种在迁徙过程中跨越了海洋,经过了浙江省,这为研究硫磺鹀的迁徙路线和迁徙策略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证据。
“硫磺鹀为雀形目鹀科鹀属鸟类,根据美国康奈尔大学鸟类学实验室推出的在线数据库“世界鸟类”(Birds of the World)提供的资料显示,硫磺鹀世界范围内仅在日本本州山脉的西北部地区繁殖。”温超然介绍,“浙江仅有宁波、台州、温州等地几笔历史观察记录,在我省属较为罕见的过境鸟。由于它性情胆怯,多活动于靠近地面的茂密灌丛中,体积又如麻雀般大小,在野外不易被观察发现,再加上在环志工作中,鹀科鸟类的回收率极低,所以这一次的环志记录非常难得。”
据了解,鸟类环志是一种研究鸟类迁徙的研究方法,需要对鸟类进行个体标记,以便在后续观察中识别和跟踪个体,研究鸟类生活史、种群动态。研究人员将带有唯一编号的特殊金属环或彩色塑料环固定在鸟的小腿或跗蹠上,然后经由放飞、回收或观察到,来直观地了解并研究它们迁徙的时间、路线、速度和种群数量、年龄等生态学规律,为保护鸟类提供科学依据。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不久由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环志团队于2018年5月环志的一只红颈滨鹬(Calidris ruficollis,编号C497309,旗标黑白加蓝)在澳大利亚被当地鸟地环志人员回收。浙江回收到日本环志的硫磺鹀、澳大利亚收回到浙江的红颈滨鹬……正是这样的世界各地鸟类研究机构的通力合作彰显了人类对自然界的关注和热爱,科学研究的重要性,交流和理解的重要性,有助于推动全球鸟类、全球环境保护的进程。
记者从浙江省林业局了解到,目前全省春季鸟类环志工作正在各环志点稳步推进。浙江自2017年以来,在全国鸟类环志中心的技术指导下,由浙江省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总站和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牵头组织环志团队,并联合地方野生动物管理部门、沿海自然保护地等单位,已连续7年开展鸟类环志工作,环志鸟类数量超5000只,积累了大量的环志数据,为保护迁徙候鸟提供了详实科学的数据支撑,也为守护好“东亚-澳大利西亚”全球候鸟迁徙通道贡献了浙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