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治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要闻

蚂蚁岛的“三原色”

  本报记者 陈岚 实习生 俞可薇

  通讯员 傅楠 陈跃 徐敏

  广袤东海之上,有一个陆域面积不足3平方公里的小岛。

  悉数它的历史,可以用“传奇”来形容。这里曾诞生过全国第一个人民公社,获得过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发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国务院奖状。

  2005年6月13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登上曾是“全国艰苦创业先进典型”的舟山市普陀区蚂蚁岛。他说,老一辈创造的“艰苦创业、敢啃骨头、勇争一流”的蚂蚁岛精神,不但没有过时,还要继续发扬光大。

  当代蚂蚁岛人牢记总书记嘱托,整治环境,升级产业,续写传奇。他们用扎实的成绩赢得了“全国文明创建先进村镇”“全国环境优美乡”“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一系列国字号荣誉,以4000人的力量创造了7亿元的年产值。

  红色的基因传承,绿色的发展实践,蓝色的共富梦想——自然界的“三原色”,在小小的蚂蚁岛幻化出万千景致,绘就了蚂蚁岛人彩色的幸福生活。

  初次登岛,遇见热烈的红

  从舟山沈家门码头坐船,大约半小时光景,就来到了蚂蚁岛。盛夏阳光下,热力四射的红扑面而来。红色的轮渡和码头,红色的招牌和标语,以及红色的法治文化广场……处处彰显着这座小岛的红色基因。

  午饭时分,“三八海塘”对面的“蚂蚁排档”餐馆座无虚席,68岁的邹吉叶颠锅、上菜,忙得热火朝天。客人中有不少都是奔着这位“岛红”老板娘来的。上世纪70年代,她因为打破婚礼陋习,成为当地戏曲《八姑娘退彩礼》的故事原型,还组成了“六姑娘石匠队”开山炸石,为修建海塘提供石料。

  提起修筑“三八海塘”的往事,当过突击队队长的丁荷叶充满了自豪。76岁的丁阿婆满头乌发,精神矍铄。如今,她的身份是岛上红色教育基地“讲故事队队长”。

  “我们蚂蚁岛是缺粮区,粮食靠国家供应。上世纪70年代初,为减轻国家负担,我们决定围海造田。海岛上,都是男人出海,女人持家,于是我们300多名年轻妇女成了造海塘的主力军。夏天顶着热辣辣的太阳,冬天冒着刺骨的海风,人拉肩扛,没日没夜苦干,用16个月的时间,在滩涂里垒起了这座‘三八海塘’。”

  “三八海塘”的建成,使蚂蚁岛增加陆域面积约0.4平方公里,围海造田近500亩。

  而今,由“三八海塘”、人民公社旧址等组成的蚂蚁岛精神红色教育基地,成了小岛发展的新引擎。自2018年6月13日投入运行以来,红色教育基地共接待游客2449批次、77488人次。

  深入海岛,满目苍翠的绿

  高达70%的森林覆盖率,使整座蚂蚁岛常年绿意盎然,充满生机。从蚂蚁山下拾级而上,会依次看到景色各异、功能分明的观光林、经济林和防风林。

  每天早上,62岁的护林员盛成芬都要沿着山上绿道转一转,看看父亲盛再堂带着村民种下的香樟树林。“别看现在生态这么好,我小时候,蚂蚁山是一座‘癞头山’,山上是石岩,山下是沙滩。”

  上世纪60年代,蚂蚁岛响应国家号召,实施封山育林,把保护山林列入乡规民约。蚂蚁岛乡林场场长盛再堂是那时造林的领头人。受父亲影响,中学毕业后的盛成芬也成为一名护林员。

  为了守护来之不易的绿色生态,如今的蚂蚁岛上没有汽车,可爱蚂蚁造型的电瓶观光车是岛上最主要的交通工具。

  (下转2版)

  (上接1版)

  推进海洋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不仅涉及到渔区经济发展,而且事关渔民的出路问题。

  虾皮是蚂蚁岛的传统支柱产业。曾经每年虾皮加工季,整个岛都被燃煤黑烟笼罩。为了守护小岛的生态环境,蚂蚁岛人四处取经,实验改进。如今,岛上的虾皮产业聚集区实现了从煤改油到自动化的转变,每年产值稳定在2—3亿元间。

  在小岛西部,有一家民营船舶制造业的“巨无霸”——浙江东海岸船业有限公司。2007年引进,2008年投产,这个从一片滩涂上矗立起来的船厂,年造船能力已达100万载重吨。至今,已交付汽车滚装船、集装箱船等近百艘;去年产值超4亿元,今年上半年产值已突破2亿元。

  一路走访,感受梦想的蓝

  本岛居民中,老年人占了很大比例,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

  蚂蚁岛村党总支书记刘晓君告诉记者,岛上老人基本都享有失地养老保险,生活不愁;蚂蚁岛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坚持为岛上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送餐,4元一顿的费用十几年都没有涨价;十几名乡贤名医轮流值班,每半个月就会来岛上开展义诊;区司法局普法小分队在岛上开起了直播,针对岛民关心的老人赡养、征地拆迁等问题,开展普法宣传,双月10日,区里的律师还会上岛提供法律服务;全岛已多年没有信访案件,每年的矛盾纠纷也只有数十起,且都100%成功调处。

  蚂蚁岛的绿水青山也为自己招徕了“生态红利”,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个红色景区,感悟蚂蚁岛精神,同时也为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住宿、餐饮收入。

  如今的“三八海塘”上,以浮雕形式向游客展示着蚂蚁岛妇女筑塘时的感人事迹,尽头处三间渔用仓库也被重新改造,建起了“共富工坊”,成为集虾皮生产、研发、销售、休闲等于一体的商创基地。

  来自浙江海运职业技术学院的大学生冯诗琪和吴静雷正在“共富奶咖”忙碌着,“咖啡哪有当年苦”是这家小店年轻又个性的标语。冰柜里摆放着造型可爱的“蚂蚁岛”定制棒冰,是店里的热销产品。

  “奶咖”的隔壁,正在举办一场北大新闻系学生搞的小型展览——“蚂蚁岛里道眼(在这里)”。他们用镜头和手写的文字,记录蚂蚁岛的日与夜,独特的讲述方式让蚂蚁岛的故事更添活力。

  采访结束前,蚂蚁岛管委会副主任王凯把记者带到了停在码头的红色渡船上。这艘废弃的渡轮,正被改造成餐饮场所。

  “我们的目标,是要将蚂蚁岛打造成一个集红色教育基地、海洋产业融合发展、共同富裕典范于一体的最美海岛红色小镇。上世纪80年代,歌手苏小明演唱的经典军旅歌曲《军港之夜》红遍全国。但很少人知道,这首歌正是诞生于蚂蚁岛。目前管委会正积极腾挪资源、招商引资建酒店、宾馆,期待能吸引更多的游客来感受美好的‘军港之夜’”。


浙江法治报 要闻 00001 蚂蚁岛的“三原色” 2023-07-21 25996905 2 2023年07月21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