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治报 数字报纸


00005版:平安

司法协同
共护“东南眉目”

  司法协同

  共护“东南眉目”

  通讯员 贾抒丽

  本报讯 近日,在新昌县沃洲镇东郑村,一场别开生面的危害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案件模拟法庭拉开帷幕,全国优秀法官王优明对不同审判节点进行“麻雀解剖式”讲解。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40余名村民和学生在场观摩。活动还邀请绍兴文理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罗文教授,与儒岙中学学生一起,走进省级森林公园天姥山生物多样性司法研学基地,“沉浸式”了解课本外的知识。

  新昌素有“东南眉目”之称,拥有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两张“国字号”生态金名片。

  近年来,新昌法院坚持推进多部门联动,与环保局、自规局、检察院等单位制定饮用水源地、森林资源保护以及生态损害司法修复等各项机制。先后设立环境资源钦寸水库巡回审判站、长诏林场碳中和生态修复警示教育基地、棠家洲合溪湿地生态环境损害司法修复基地、天姥山生物多样性司法协同保护基地和司法研学基地。

  “我现在才知道,生态环境真是破坏容易修复难啊!”一名被判污染环境罪的缓刑考验期人员在参与补植复绿工作时感叹道。

  此前,新昌法院创造性将社会矫正对象的监督教育融入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联合司法局,采取“分类管理、个案矫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模式,引导社区矫正对象积极履行生态修复义务,推动形成“破坏、惩罚、修复、监督”的生态修复闭环。

  新昌法院还利用世界水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世界环境日等节日,联合多家单位开展系列活动,取得了良好效果,当地环境诉讼刑事犯罪数量逐年下降。

  “下一步,新昌法院将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不断加强多部门联动,为全面建设绿水青山与共同富裕相得益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县城贡献更多司法力量。”新昌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戴雨薇表示。


浙江法治报 平安 00005 司法协同
共护“东南眉目”
2023-08-16 26098778 2 2023年08月1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