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治报 数字报纸


00001版:头版

公安局长四进校园,都聊了些啥

  本报记者 陈毅人 通讯员 叶展

  本报讯 10月19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会议室里,钱塘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赵志军与学校的网格员围坐一圈,热烈讨论“枫桥式”平安高校建设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各位老师、网格员们,这次来学校,就是想听一听咱们有什么难处,有什么问题。”赵志军开宗明义。

  今年9月,钱塘公安开展主题教育,这是他第4次到高校走访调研,为的就是更进一步深入高校,解决好师生的困难事烦心事。

  钱塘分局白杨派出所辖区有14所高校、23万余名师生。今年3月起,白杨派出所将23万名师生全部纳入基层社会治理网络,借助学院、系、班级、寝室原有架构,打造了校园版网格化管理架构。得益于这一模式,今年高教园区有效警情同比下降27.85%。

  当天来的网格员中,有学校的班主任、辅导员、保卫处负责人,也有寝室长、学生志愿者。

  “这两年,校园里的矛盾纠纷少了,但学校周边还存在安全隐患。比如,从教学楼到宿舍楼间隔着一条学林街,是大学生上下课的必经处,平时来来往往的外卖小哥车速较快,有交通安全隐患,你们能不能让交警现场引导下?”网格员李端阳问。

  “这事儿你放心,我们马上安排PTU机动警队,在早中晚三个高峰期加强巡逻,疏导通行压力。”赵志军回答道。

  除了给出解决举措,赵志军也提出问题——“枫桥式”平安高校要求小事不出寝室,大事不出班级,矛盾不出校园,“学校如何第一时间感知校园里的矛盾纠纷,又如何第一时间踩灭‘火星’?”

  保卫处副处长段利强介绍说,学校里的4000余名寝室长都经过了法律知识、调解方法、心理辅导等培训,知道如何发现矛盾、处理纠纷。一般来说,寝室长会把矛盾纠纷先上报给辅导员,辅导员解决不了的再报到学校保卫处。“前几天,寝室里的两名学生因作息时间差闹不愉快,我们将辅导员和学生请到了保卫室,还叫上校园调解队伍一起调解,最终两名学生握手言和。”

  网格员说,学校里有一支由800多名学生代表组成的校园“义警”队伍,他们行走在教学楼、实验室等各个角落,排查矛盾纠纷、宣传反诈知识,参与学校治安、交通、消防等安全治理。“我们还参与应用白杨派出所打造的‘青牛联盟’微信小程序,学生们通过留言的方式,将烦心事一键上传,随后问题在平台上被迅速分类流转、协同解决。”

  如何排查化解纠纷,是大伙儿讨论的重点。赵志军说,“前阵子,我们对高教园区14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发现有的网格员捕捉矛盾纠纷时敏感度不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所欠缺。”他的话引发了网格员的共鸣,他们纷纷表示需要警方给予更多指导和帮助。

  赵志军及时给出建议,“双方可以打造一款高校师生安防教育一件事平台,公安定期将好经验好做法放到平台上,供网格员学习参考。”此外,公安将安排相关人员到校内定期开展专题讲座,提高网格员的业务水平。

  告别前,赵志军向参加座谈会的师生表态,公安将学校提出的问题、遇到的困难一一记录在册,之后将通过扎根蹲点式调研、一线解题式调研予以解决,努力擦亮钱塘“枫桥式”平安高校治理这张金名片。


浙江法治报 头版 00001 公安局长四进校园,都聊了些啥 2023-10-20 26364487 2 2023年10月20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