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法治报 数字报纸


00002版:新闻

检察院里有间工作室,专门“扶弱济困”

  本报首席记者 许梅 通讯员 吕婉璐

  本报讯 “齐检察官,自从摆脱那段婚姻后,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轻松。现在每天来这里打点零工,过得特别充实。”近日,桐庐县检察院的女检察官齐艳,再次走进县残疾人之家,来探望一位特殊的朋友,当看到阿芳(化名)一改往日愁容、连说话声音都变得轻快起来,由衷地为她高兴。

  齐艳是桐庐县检察院“如我在诉·桐心扶弱”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室的负责人,阿芳则是工作室办理的第一例民事支持起诉案的当事人。自今年4月工作室成立以来,像阿芳这样原本身陷困境的老人、受家暴妇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在检察官的“支持起诉”中,感受到了司法的力度与温度。

  阿芳和胡某2007年结婚,育有一子。婚后,阿芳发现丈夫经常为一点小事与自己争吵,且有酗酒、赌博等恶习,多次在酒后对自己实施暴力。2020年10月8日,在胡某又一次施暴后,阿芳报警,派出所对胡某出具了《家庭暴力告诫书》。

  阿芳患有癫痫,经鉴定为精神残疾四级,家暴对她精神影响也就更大,严重时还会导致她病发。因此,阿芳多次提出离婚,但胡某却坚决不同意。

  无奈之下,阿芳走进桐庐县检察院,以受到家庭暴力为由提起了支持起诉的申请。

  为查清事实,齐艳向辖区派出所调取出警记录,并向胡某核实具体情况。经调查,齐艳认为,双方已无和好可能,且胡某多次实施家庭暴力的行为对阿芳的身体和精神造成极大伤害,家庭环境也不利于孩子成长。

  考虑到阿芳没有工作又是残疾人、诉讼能力不足,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齐艳决定对其支持起诉。

  就在桐庐县检察院提交支持起诉书的当天,法院组织联合调解。最终,胡某在离婚调解协议上签了字。考虑到阿芳身患癫痫,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齐艳又联系县妇联、残联等合力救助,在县残疾人之家为阿芳找了代加工的工作,让阿芳有能力开始新的生活。

  是否可以探索阿芳案中这样的“支持起诉+”模式,以司法保障“弱有所扶”,让更多人从中受益?今年4月,“如我在诉·桐心扶弱”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室在桐庐县检察院挂牌成立。一方面,工作室吸纳该院民事检察部和未成年人检察部的业务骨干组成7人办案团队,通过支持起诉、行政监督、公益诉讼、司法救助等方式,进行融合监督;另一方面,牵头县法院、民政局、司法局、总工会、妇联等8家单位会签相关意见,加强民事支持起诉的外部协作,以点及面助推面向特殊群体的社会治理。

  此外,桐庐县检察院积极探索搭建“支持起诉+”线上数据监督平台,实现特殊群体维权信息线上流转,以数字赋能为支持起诉工作“加速”。

  农民工权益的依法保护,也是检察机关关注的重点之一。早在今年年初,桐庐县检察院检察官在对建设工程领域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监管情况进行监督时发现,辖区内有24个在建工程未按规定向农民工工资专户拨付人工费用、部分农民工工资被拖欠。

  考虑到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情况,齐艳和团队成员随即跟进监督,向当事人详细了解情况。有了检察官的帮助,被欠薪的工人积极搜集证据、寻找证人,检察机关随即对农民工讨薪案一一支持起诉,助力20余名工人讨回欠薪15万余元。

  在此基础上,桐庐县检察院借助数字化手段,开展“护薪惠民”专项监督。今年7月,该项目被杭州市共富办认定为杭州市争当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试点。

  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这间以“扶弱济困”为专职的民事支持起诉工作室,在桐庐已小有名气,经常有人找上门来寻求帮助。他们中,有遭受家暴的妇女、子女不愿赡养的老人、受到用人单位不公正待遇的哺乳期女职工,以及被欠薪的“银发打工人”等。工作室对各线索进行调查后,对其中的30件支持起诉,促进案结事了。


浙江法治报 新闻 00002 检察院里有间工作室,专门“扶弱济困” 2023-11-02 26414918 2 2023年11月02日 星期四